《北京太廟結構檢測與保護研究》為文物建筑保護實踐與理論系列叢書的一本,與修繕不同結構檢測與保護研究既是對古建筑進行全面的“體檢”,是文物建筑預防性保護的一種方法。太廟是明清兩代皇帝祭奠祖先的家廟,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占地二百余畝,是根據中國古代“敬天法祖”的傳統(tǒng)禮制建造的。天花板及廊柱皆貼赤金花,制作精細,裝飾豪華。太廟是皇帝舉行祭祖典禮的地方,大殿兩側各有配殿十五間,東配殿供奉著歷代的有功皇族神位,西配殿供奉異姓功臣神位。1950年改為現(xiàn)名“勞動人民文化宮”。1988年1月,太廟被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京太廟結構檢測與保護研究》集結了近年來文物研究機構對太廟進行安全結構檢測和預防性保護研究的成果,梳理和記錄太廟單體建筑,如:太廟內河金水橋、太廟享殿、太廟東配殿、太廟西配殿、太廟宮墻等建筑的保護狀況和研究成果。因此,將這些研究集結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