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cè) | 登錄讀書(shū)好,好讀書(shū),讀好書(shū)!
讀書(shū)網(wǎng)-DuShu.com
當(dāng)前位置: 首頁(yè)出版圖書(shū)人文社科歷史文物考古成都天府國(guó)際機(jī)場(chǎng)一期考古發(fā)掘報(bào)告(一)

成都天府國(guó)際機(jī)場(chǎng)一期考古發(fā)掘報(bào)告(一)

成都天府國(guó)際機(jī)場(chǎng)一期考古發(fā)掘報(bào)告(一)

定 價(jià):¥328.00

作 者: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
出版社: 科學(xué)出版社
叢編項(xiàng):
標(biāo) 簽: 暫缺

購(gòu)買這本書(shū)可以去


ISBN: 9787030735058 出版時(shí)間: 2022-10-01 包裝: 精裝
開(kāi)本: 16開(kāi) 頁(yè)數(shù): 字?jǐn)?shù):  

內(nèi)容簡(jiǎn)介

  本報(bào)告是成都天府國(guó)際機(jī)場(chǎng)一期文物保護(hù)項(xiàng)目成果之一。詳細(xì)公布了140座墓葬資料,其中漢代墓葬35座、宋代墓葬7座、明代墓葬98座。簡(jiǎn)陽(yáng)地區(qū)以往考古發(fā)掘較少,此批墓葬的發(fā)現(xiàn),為研究該地區(qū)三個(gè)時(shí)期普通平民階層的墓制、葬俗等提供了新的資料。

作者簡(jiǎn)介

暫缺《成都天府國(guó)際機(jī)場(chǎng)一期考古發(fā)掘報(bào)告(一)》作者簡(jiǎn)介

圖書(shū)目錄

目錄
第一章概述(1)
第一節(jié)自然地理環(huán)境(1)
第二節(jié)歷史沿革(1)
第三節(jié)簡(jiǎn)陽(yáng)地區(qū)以往主要考古發(fā)現(xiàn)(3)
第四節(jié)項(xiàng)目概況、緣起、發(fā)掘及報(bào)告編寫(xiě)經(jīng)過(guò)(4)
一、項(xiàng)目概況(4)
二、項(xiàng)目緣起(5)
三、項(xiàng)目發(fā)掘及報(bào)告編寫(xiě)經(jīng)過(guò)(5)
第二章漢墓(7)
第一節(jié)汪家山崖墓群(7)
一、M1(7)
二、M2(9)
三、M4(15)
四、M5(18)
五、M6(20)
六、M7(23)
七、M8(25)
八、M9(25)
九、M11(34)
十、M12(39)
十一、M13(42)
十二、M14(48)
十三、M15(53)
十四、M16(58)
十五、M17(62)
十六、M18(64)
第二節(jié) 大山崖墓群(69)
一、M1(69)
二、M2(72)
三、M3(74)
四、M4(78)
五、M5(92)
六、M6(102)
七、M7(105)
八、M8(108)
九、M9(112)
十、M10(112)
十一、M11(116)
十二、M12(118)
十三、M13(121)
十四、M14(124)
十五、M15(126)
十六、M16(128)
第三節(jié) 蠻洞子山崖墓(131)
一、M1(131)
二、M2(132)
第四節(jié)尖山坡崖墓(133)M1(135)
第三章宋墓(137)
第一節(jié)甘蔗嘴墓地(138)
一、M1(138)
二、M2(142)
三、M3(145)
四、M4(149)
五、M5(152)
第二節(jié)三圣廟墓地(154)
一、M1(155)
二、M2(158)
第四章明墓(162)
第一節(jié)細(xì)坡石室墓(162)
一、M1(162)
二、M2(163)
第二節(jié)碓窩山墓地(164)
一、M1(164)
二、M2(166)
三、M3(167)
四、M4(170)
第三節(jié) 花果山墓地(170)
一、M1(171)
二、M2(172)
三、M3(174)
四、M4(175)
第四節(jié) 貓斗山墓地(177)
一、M1(177)
二、M2(178)
三、M3(180)
四、M4(181)
五、M5(184)
第五節(jié) 廟兒山(金龍村)石室墓(185)
一、M1(185)
二、M2(187)
第六節(jié) 馬鞍山石室墓(187)
一、M1(188)
二、M2(188)
第七節(jié) 竹林灣石室墓(191)M1(191)
第八節(jié) 大墳山石室墓(192)M1(192)
第九節(jié) 何家墳石室墓(194)
一、M1(195)
二、M2(195)
第十節(jié) 核桃溝墓地(197)
一、M1(197)
二、M2(199)
三、M3(200)
四、M4(202)
第十一節(jié) 生基坡墓地(203)
一、M1(203)
二、M2(203)
三、M3(205)
第十二節(jié) 王家?guī)X墓地(207)
一、M1(208)
二、M2(209)
三、M3(210)
四、M4(211)
五、M5(212)
第十三節(jié) 家蛋灣石室墓(213)
一、M1(214)
二、M2(214)
第十四節(jié) 雷萬(wàn)波坡石室墓(216)M1(216)
第十五節(jié) 長(zhǎng)山石室墓(218)M1(218)
第十六節(jié) 周家大坪墓地(218)
一、M1(219)
二、M2(220)
三、M3(222)
第十七節(jié) 林盤山石室墓(222)M1(222)
第十八節(jié) 趙家廟石室墓(224)M1(224)
第十九節(jié) 棗子山石室墓(225)M1(226)
第二十節(jié) 張家壩石室墓(227)
一、M1(227)
二、M2(228)
第二十一節(jié) 敲鐘山墓地(229)
一、M1(229)
二、M2(230)
三、M3(231)
第二十二節(jié) 何家山石室墓(233)M1(233)
第二十三節(jié) 獅毛山墓地(234)
一、M1(234)
二、M2(236)
三、M3(238)
四、M4(239)
五、M5(241)
六、M6(242)
七、M7(244)
八、M8(245)
九、M9(247)
十、M10(248)
第二十四節(jié) 生基山石室墓(249)
一、M1(249)
二、M2(250)
第二十五節(jié) 廟兒山(幸福村)石室墓(251)
一、M1(251)
二、M2(253)
第二十六節(jié) 坡改梯墓地(254)
一、M1(254)
二、M2(255)
三、M3(257)
四、M4(258)
第二十七節(jié) 唐家溝墓地(260)
一、M1(260)
二、M2(261)
三、M3(264)
四、M4(264)
五、M5(267)
六、M6(268)
七、M7(269)
八、M8(270)
九、M9(271)
十、M10(272)
第二十八節(jié) 汪家灣墓地(273)
一、M1(273)
二、M2(274)
三、M3(275)
四、M4(276)
五、M5(278)
六、M6(280)
七、M7(282)
八、M8(283)
第二十九節(jié) 吊嘴嘴山石室墓(284)M1(284)
第三十節(jié) 壇神地石室墓(286)M1(286)
第三十一節(jié) 碑灣碥石室墓(287)M1(287)
第三十二節(jié) 汪家山石室墓(289)
一、M1(289)
二、M2(290)
第三十三節(jié) 生基嘴墓地(292)
一、M1(292)
二、M2(295)
三、M3(297)
四、M4(298)
第三十四節(jié) 土家碥石室墓(299)M1(299)
第三十五節(jié) 團(tuán)頂山石室墓(301)M1(301)
第五章初步研究(303)
第一節(jié)漢墓(303)
一、墓葬形制(303)
二、隨葬品類型(306)
三、畫(huà)像類型(308)
四、墓葬分期與年代(310)
五、結(jié)語(yǔ)(310)
第二節(jié) 宋墓(311)
一、墓葬形制(311)
二、隨葬品類型(311)
三、墓葬年代(314)
四、結(jié)語(yǔ)(315)
第三節(jié) 明墓(317)
一、墓葬形制(317)
二、隨葬品類型(318)
三、墓葬分組(320)
四、墓葬分期與年代(321)
五、結(jié)語(yǔ)(322)
后記(323)
插圖目錄
圖一天府國(guó)際機(jī)場(chǎng)位置示意圖(4)
圖二天府機(jī)場(chǎng)范圍內(nèi)文物點(diǎn)分布示意圖(6)
圖三汪家山M1平、剖面圖(8)
圖四汪家山M1出土器物(9)
圖五汪家山M1出土五銖錢(10)
圖六汪家山M2平、剖面圖(12)
圖七汪家山M2出土器物(14)
圖八汪家山M2出土五銖錢(15)
圖九汪家山M4平、剖面圖(16)
圖一○汪家山M4出土銅錢(17)
圖一一汪家山M5平、剖面圖(19)
圖一二汪家山M5出土陶器(20)
圖一三汪家山M6平、剖面圖(21)
圖一四汪家山M6出土陶盆(甑)(22)
圖一五汪家山M6出土五銖錢(23)
圖一六汪家山M7平、剖面圖(24)
圖一七汪家山M8平、剖面圖(26)
圖一八汪家山M8出土五銖錢(27)
圖一九汪家山M9平、剖面圖(28)
圖二○汪家山M9出土器物(29)
圖二一汪家山M9出土陶俑(30)
圖二二汪家山M9出土陶俑(31)
圖二三汪家山M9出土陶器(32)
圖二四汪家山M9出土五銖錢(33)
圖二五汪家山M11平、剖面圖(35)
圖二六汪家山M11出土器物(36)
圖二七汪家山M11出土陶俑(37)
圖二八汪家山M11出土陶俑(38)
圖二九汪家山M11出土五銖錢(38)
圖三○汪家山M12平、剖面圖(40)
圖三一汪家山M12出土陶器(41)
圖三二汪家山M13平、剖面圖(43)
圖三三汪家山M13出土器物(44)
圖三四汪家山M13出土陶器(46)
圖三五汪家山M13出土陶俑(47)
圖三六汪家山M14平、剖面圖(49)
圖三七汪家山M14出土陶器(50)
圖三八汪家山M14出土陶俑(51)
圖三九汪家山M14出土五銖錢(52)
圖四〇汪家山M15平、剖面圖(54)
圖四一汪家山M15出土陶器(55)
圖四二汪家山M15出土陶器(56)
圖四三汪家山M15出土器物(57)
圖四四汪家山M15出土五銖錢(57)
圖四五汪家山M16平、剖面圖(59)
圖四六汪家山M16出土陶器(60)
圖四七汪家山M16出土五銖錢(61)
圖四八汪家山M17平、剖面圖(63)
圖四九汪家山M17出土陶器(64)
圖五○汪家山M18平、剖面圖(66)
圖五一汪家山M18出土陶器(67)
圖五二汪家山M18出土器物(68)
圖五三汪家山M18出土五銖錢(68)
圖五四大山M1平、剖面圖(70)
圖五五大山M1出土五銖錢(71)
圖五六大山M2平、剖面圖(73)
圖五七大山M2出土陶俑(74)
圖五八大山M3平、剖面圖(75)
圖五九大山M3出土陶器(76)
圖六○大山M3出土陶器(77)
圖六一大山M3出土錢幣(79)
圖六二大山M3出土錢幣(80)
圖六三大山M4平、剖面圖(86)
圖六四大山M4出土陶器(87)
圖六五大山M4出土器物(88)
圖六六大山M4出土陶俑(89)
圖六七大山M4出土陶器(90)
圖六八大山M4出土陶俑(91)
圖六九大山M4出土錢幣(93)
圖七○大山M4出土錢幣(94)
圖七一大山M5平、剖面圖(99)
圖七二大山M5出土陶器(100)
圖七三大山M5出土陶俑(101)
圖七四大山M5出土錢幣(101)
圖七五大山M6平、剖面圖(103)
圖七六大山M6出土陶俑(104)
圖七七大山M6出土五銖錢(105)
圖七八大山M7平、剖面圖(107)
圖七九大山M7出土陶器(108)
圖八○大山M7出土五銖錢(108)
圖八一大山M8平、剖面圖(109)
圖八二大山M8出土陶器(110)
圖八三大山M8出土五銖錢(111)
圖八四大山M9平、剖面圖(113)
圖八五大山M9出土陶罐(114)
圖八六大山M10平、剖面圖(115)
圖八七大山M10出土陶罐(116)
圖八八大山M10出土五銖錢(116)
圖八九大山M11平、剖面圖(117)
圖九〇大山M11出土陶缽(118)
圖九一大山M12平、剖面圖(119)
圖九二大山M12出土陶雞(120)
圖九三大山M12出土錢幣(121)
圖九四大山M13平、剖面圖(122)
圖九五大山M13出土錢幣(123)
圖九六大山M14平、剖面圖(125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shū)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hào)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h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