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命名相關001
1. 莫阿雙桿菌與卵圓皮屑芽孢菌是什么菌? 003
2. 末乃利菌和莫奈里菌是什么菌? 007
第二章 診斷相關011
3. 基本診斷模式列表是什么? 013
4. 降鈣素原和C反應蛋白會完全一致嗎? 016
5. 感染性疾病的診斷“三明治”是什么? 018
6. 涂片與培養(yǎng)各有什么特點? 是什么關系? 023
7. 為什么說培養(yǎng)不必盲目求快? 029
8. 什么是平皿閱讀? 如何進行? 032
9. 常見的菌種鑒定錯誤有哪些? 040
10. 路鄧葡萄球菌的致病性如何? 有什么臨床意義? 056
11. 什么是血培養(yǎng)陰性的心內膜炎? 有什么特點? 061
12. 腦脊液培養(yǎng)分離株,考慮污染嗎? 068
13. 下呼吸道標本常規(guī)培養(yǎng)分離株,如何判斷? 076
14. 腸球菌能引起肺炎嗎? 086
15. 呼吸道分離的紋帶棒桿菌有意義嗎? 090
16. 呼吸道標本中流感嗜血桿菌如何處理? 095
17. 兒童下呼吸道分離的副流感嗜血桿菌有臨床意義嗎? 098
18. 呼吸道標本分離的食酸代夫特菌是否導致肺炎? 痰分離株怎么處理? 101
19. 肉芽腫性乳腺炎中,克羅彭施泰特棒桿菌有什么臨床意義? 如何處理? 105
20. 女童陰道分泌物中的流感嗜血桿菌有什么臨床意義? 108
21. 尿液中的咽峽炎鏈球菌和解沒食子酸鏈球菌如何處理? 114
22. 解沒食子酸鏈球菌巴斯德亞種有什么臨床意義? 118
23. 口腔分泌物,能做細菌/真菌培養(yǎng)嗎? 124
24. 便培養(yǎng)中的變形桿菌與檸檬酸桿菌是否回報? 127
25. 大腸埃希菌會引起丹毒嗎? 133
26. 糞便培養(yǎng)需要加羊血瓊脂嗎? 137
27. 唐菖蒲伯克霍爾德菌有什么臨床意義? 140
28. 什么是G試驗和GM 試驗? 146
29. 針對POCT技術需要憂慮嗎? 155
第三章 治療相關161
30. 抗生素與抗菌藥物有什么區(qū)別? 163
31. 如何確立折點? 意義是什么? 166
32. 藥敏試驗有什么臨床治療意義? 172
33. 微生物學選擇的藥物和臨床需要的藥物為什么不一致? 176
34. 抗感染治療的思路是什么? 180
35. 治療中有必要進行微生物學檢查嗎? 183
36. 如何分析治療失敗? 186
37. 如何從經驗治療向靶向治療過渡? 189
38. 藥敏結果與治療效果不符,有哪些原因? 192
39. 肺炎鏈球菌藥敏報告有哪些細節(jié)? 195
40. 莫西沙星可以治療社區(qū)相關性/獲得性甲氧西林耐藥金黃色葡萄球菌(CAMRSA)肺炎嗎? 198
41. 腦膜膿毒伊麗莎白菌感染如何治療? 203
42. 少動鞘胺醇單胞菌可以選擇哪些藥物? 209
43. 鏈霉菌侵襲性感染如何治療? 213
44. 替加環(huán)素是否可以治療革蘭陽性桿菌感染? 218
45. 血液分離厭氧菌遲緩埃格特菌,如何治療? 221
46. 中樞神經系統(tǒng)新型隱球菌感染如何確定治療療程和復發(fā)? 223
47. 新生兒血液和腦脊液分離出解脲脲原體或人型支原體怎么辦? 229
48. 抗生素使用有哪九大誤區(qū)? 232
第四章 報告和觀念237
49. 臨床恒基、檢驗恒務是什么? 239
50. 醫(yī)務工作為什么要務虛嚴謹? 242
51. 為什么要慎重“結合臨床”? 249
52. 常見觀念有哪些似是而非? 252
53. 微生物學臨床報告有哪些要素? 256
54. 對痰和支氣管肺泡灌洗液細菌學、真菌學涂片報告有什么建議? 260
55. 對痰和支氣管肺泡灌洗液普通細菌、真菌培養(yǎng)陽性報告有什么建議? 266
56. 對尿普通細菌、真菌培養(yǎng)陽性報告有什么建議? 271
57. 對新生兒“敗血癥”診治共識,有什么細節(jié)需要商榷? 275
58. 臨床微生物學在重癥醫(yī)學中的作用是什么? 285
59. 實際臨床微生物學工作中有哪些具體問題? 290
第五章 防控相關299
60. 如何理解醫(yī)院感染的概念? 301
61. 什么是暴發(fā)? 310
62. 如何學習《醫(yī)院感染暴發(fā)控制指南》? 315
63. 闌尾炎是否屬于醫(yī)院感染? 319
64. 結核分枝桿菌會導致醫(yī)院感染嗎? 322
65. 針對患者的監(jiān)測性培養(yǎng)是什么? 331
66. 狂犬病毒疫苗接種,還考慮哪些動物? 有什么細節(jié)? 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