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序言 i
第一篇 城市歷史地理
第一章 “中世紀城市革命”的再思考 3
第一節(jié) “市” 4
第二節(jié) “坊” 8
第三節(jié) 城外郊區(qū)的出現 17
第四節(jié) 小結 17
第二章 清代的城市規(guī)模與行政等級 21
第一節(jié) 清代城市規(guī)模的統(tǒng)計 23
第二節(jié) 城市行政等級是否決定城市規(guī)模 24
第三節(jié) 清代城市規(guī)模與城市行政等級的相關性分析 25
第四節(jié) 對以往城市規(guī)模與城市行政等級關系研究的分析 27
第五節(jié) 小結 28
第三章 中國子城考 30
第一節(jié) 子城的定義 31
第二節(jié) 子城的萌芽 37
第三節(jié) 子城的產生、普及及其原因 39
第四節(jié) 子城的衰落與消失 45
第四章 中國古代城市選址研究方法的反思 49
第一節(jié) 當前城市選址的研究方法 49
第二節(jié) 對以往研究方法的反思 51
第三節(jié) 對一些具體實例的分析 58
第四節(jié) 小結 63
第五章 中國古代地方城市形態(tài)研究現狀評述 64
第一節(jié) 陌生的中國古代地方城市 64
第二節(jié) 中國古代地方城市形態(tài)研究簡述 66
第三節(jié) 中國古代地方城市形態(tài)研究中存在的問題 82
第四節(jié) 小結 94
第六章 再論中國古代都城位置遷移的原因 96
第一節(jié) 問題的提出 96
第二節(jié) 中國歷代都城選址因素的梳理 98
第三節(jié) 小結 114
第二篇 作為史料的古代地圖
第一章 中國古代城市圖在城市研究中的應用 117
第一節(jié) 宋代城市圖所反映的宋代地方城市城墻的毀廢 118
第二節(jié) 城市圖所反映的中國古代城市中衙署分布的變化 125
第三節(jié) 從宋元城市圖看中國古代子城的選址 131
第二章 社會變遷視野下的中國近代地圖繪制轉型研究 133
第一節(jié) 問題的提出 133
第二節(jié) 社會變遷視野下的近代地圖繪制的轉型 137
第三節(jié) 小結 145
第三章 中國古代的河源圖研究——基于知識史的一些解讀 147
第一節(jié) 問題的提出 147
第二節(jié) 以河源圖為代表的地圖所反映的對河源的認知 151
第三節(jié) 小結 160
第四章 印刷術與宋代知識發(fā)展方式的轉型——以中國古代全國總圖的發(fā)展為例 165
第一節(jié) 問題的提出 165
第二節(jié) 印刷術對宋代及其之后全國總圖發(fā)展的影響 167
第三節(jié) 小結 177
第五章 “古今形勝之圖”系列地圖研究——從知識史角度的解讀 178
第一節(jié) 問題的提出 178
第二節(jié) “古今形勝之圖”系列地圖的譜系 183
第三節(jié) “古今形勝之圖”系列地圖的資料來源 192
第四節(jié) 小結 200
第六章 王朝是“帝國”嗎?——以寰宇圖和職貢圖為中心 210
第一節(jié) 問題的提出 210
第二節(jié) 王朝的“天下”與“天下秩序” 212
第三節(jié) 小結 219
第七章 圖像如何入史——以中國古地圖為例 222
第一節(jié) “地圖入史”的瓶頸 222
第二節(jié) 走到地圖的“背后” 224
第三節(jié) 提出“正確”的問題 230
第四節(jié) 小結 233
第三篇 歷史書寫
第一章 “科學”與“非科學”,“客觀”與“主觀”——被誤讀的中國傳統(tǒng)輿圖 237
第一節(jié) “科學”——中國傳統(tǒng)輿圖研究的視角 237
第二節(jié) “非科學”的中國傳統(tǒng)輿圖 241
第三節(jié) “科學”是“好”的嗎? 243
第四節(jié) 地圖的本質特征:客觀還是主觀? 245
第二章 中國古代地圖學史中“制圖六體”經典地位的塑造 248
第一節(jié) 地圖學史敘事中對“制圖六體”的推崇 248
第二節(jié) 以往敘事的內在矛盾 250
第三節(jié) 推崇“制圖六體”的中國古代地圖學史敘事的形成 251
第四節(jié) 小結 257
第三章 經典的塑造與歷史的書寫——以《廣輿圖》為例 259
第一節(jié) 問題的提出 259
第二節(jié) 《廣輿圖》的資料來源 260
第三節(jié) 《廣輿圖》的廣泛傳播 262
第四節(jié) 流行但不是“經典” 267
第五節(jié) 《廣輿圖》經典地位的塑造 271
第六節(jié) 小結 273
第四章 時代與歷史書寫——中國古代地圖學史書寫的形成與今后的多元化 275
第一節(jié) 問題的提出 275
第二節(jié) 中國古代與地圖學史相關的敘述 276
第三節(jié) 中國古代地圖學史的塑造——科學主義 278
第四節(jié) 地圖學史歷史書寫的拓展——與測繪技術的密切結合 283
第五節(jié) 中國古代地圖學歷史書寫的轉型和反思 285
第六節(jié) 展望 287
第四篇 歷史與歷史學研究
第一章 歷史不一定是“發(fā)展史”——中國古代都城形態(tài)史的解構 295
第一節(jié) 引子 295
第二節(jié) 中國古代都城城市形態(tài)史研究概述——建立在“相似”比較之上的發(fā)展史 297
第三節(jié) 作為建立各個都城城市形態(tài)之間關系的“相似性”比較研究方法中存在的問題 300
第四節(jié) 小結 304
第二章 跳出“變革論”——兼論當前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存在的一些缺陷 305
第一節(jié) “唐宋變革論”及其受到的質疑 305
第二節(jié) 從走出“唐宋變革論”到跳出“唐宋變革論” 307
第三節(jié) 跳出“變革論” 309
第四節(jié) 小結 310
第三章 讀侯旭東《寵:信—任型君臣關系與西漢歷史的展開》有感 315
第一節(jié) 引言 315
第二節(jié) “制度”與“關系” 316
第三節(jié) “歷史的輝格解釋”和“線性史觀” 318
第四節(jié) 是否要避免“歷史的輝格解釋”和“線性史觀” 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