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馮納吉,教授,倫敦大學學院臨床、教育和健康心理學研究部門的負責人,倫敦安娜·弗洛伊德中心的首席執(zhí)行官。于20世紀80年代后期創(chuàng)立了心智化理論,成為認知心理學與神經心理學的研究重心之一。霍斯特·卡切爾勒,曾任德國烏爾姆大學心身醫(yī)學和心理治療門診主任,也曾擔任斯圖加特心理治療研究中心的主任,目前在柏林國際精神分析大學任教。他是國際精神分析協(xié)會的培訓師,以及心理治療研究協(xié)會的會員?,旣惏?middot;魯辛格-博萊伯,德國卡塞爾大學精神分析心理學教授,法蘭克福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研究院院長。她是德國精神分析協(xié)會的培訓師,也是瑞士精神分析學會的會員,國際精神分析協(xié)會(IPA)研究委員會的副主委、德國精神分析協(xié)會(DPV)研究委員會主委以及倫敦大學學院的客座教授。大衛(wèi)·泰勒,英國精神分析學會的培訓師和督導師,國際精神分析協(xié)會臨床研究分會主委。目前正擔任塔維斯托克長程研究的臨床主任,同時也是塔維斯托克暨波特曼國家健康服務基金會的一名心理治療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