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立足于記憶理論的探索與實踐,以訪談、口述方式搜集歷史資料,記錄見聞和撰寫新疆非遺刺繡傳承人群“身體技藝”的經驗知識及相關的民間“文化記憶”。全書的口述實錄共分為三個篇章:第一篇章以“鄉(xiāng)愁記憶:記憶作為苦難寶藏”為題,圍繞新疆各民族刺繡傳承人群回憶人生史、技藝磨礪的往事等展開,通過個體記憶與交流記憶的闡述重述回憶空間;第二篇章以“存儲記憶:記憶作為傳承要素”為題,突出新疆各民族刺繡傳承人群口頭敘事中的存儲記憶不僅是傳統(tǒng)文化“復興”的前提條件,而且是技藝傳承、文化知識更新的基本資源;第三篇章以“功能記憶:記憶作為致富關鍵”為題,討論功能記憶可以使存儲記憶獲得方向和動力,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工匠精神,推動脫貧攻堅與鄉(xiāng)村振興有效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