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大氣邊界層定義
1.2 大氣邊界層的主要特征
1.3 研究對象與研究內容
1.4 研究方法
1.5 學科歷史回顧與發(fā)展
1.6 學科應用
1.7 教材使用
第2章 大氣湍流基礎
2.1 湍流現(xiàn)象
2.2 大氣湍流的基本特征
2.3 大氣湍流的產生機制
2.4 大氣湍流樣本的提取
2.5 大氣湍流的統(tǒng)計特征
2.6 湍流通量與湍流應力
2.7 大氣湍流的譜特征
2.8 科爾莫戈羅夫理論與能量級串
第3章 大氣邊界層動力學基礎
3.1 大氣邊界層中的控制方程組
3.2 湍流運動在大氣邊界層控制方程組中的作用
3.3 布西內斯克近似與方程組的應用
3.4 湍流動能控制方程
3.5 湍流通量控制方程
第4章 中性條件下大氣邊界層的基本特征
4.1 中性條件下的大氣邊界層
4.2 相似理論
4.3 近地層
4.4 ??寺菥€
4.5 ??寺槲?br /> 4.6 中性大氣邊界層的厚度
第5章 非中性層結條件下氣象要素的垂直分布規(guī)律
5.1 大氣穩(wěn)定度
5.2 非中性層結的廓線分布規(guī)律
第6章 不穩(wěn)定大氣邊界層的基本特征
6.1 不穩(wěn)定大氣邊界層的分層
6.2 不穩(wěn)定條件下大氣邊界層高度的研究
6.3 不穩(wěn)定大氣邊界層的結構演變
第7章 穩(wěn)定大氣邊界層特征
7.1 穩(wěn)定大氣邊界層的平均特征
7.2 穩(wěn)定大氣邊界層的時間演變特征
7.3 逆溫層
7.4 大氣邊界層低空急流
7.5 重力波
第8章 大氣邊界層的日變化特征
8.1 輻射的日變化特征
8.2 溫度的日變化特征
8.3 風的日變化特征
8.4 濕度的日變化特征
8.5 大氣邊界層結構的日變化特征
第9章 下墊面對邊界層的影響
9.1 下墊面的種類及差異
9.2 下墊面對大氣邊界層的影響
9.3 下墊面的輻射收支過程
9.4 下墊面的能量平衡過程
9.5 下墊面的水分收支過程
第10章 復雜下墊面對大氣邊界層的影響
10.1 非均一下墊面對大氣邊界層的影響
10.2 非平坦下墊面對大氣邊界層的影響
第11章 城市下墊面對大氣邊界層的影響
11.1 城市下墊面
11.2 城市下墊面對氣流的影響
11.3 城市邊界層的垂直結構
11.4 城市熱島
第12章 大氣邊界層數(shù)值模擬基礎
12.1 大氣數(shù)值模擬概況
12.2 大氣邊界層的數(shù)值模式
12.3 陸面過程模式簡介
12.4 天氣、氣候模式中邊界層參數(shù)化方案簡介
第13章 大氣邊界層的外場觀測
13.1 大氣邊界層觀測的重要性
13.2 大氣邊界層的觀測內容
13.3 觀測儀器及平臺
13.4 外場觀測試驗方案設計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