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系《牛津歷史書寫史》叢書的第三卷(也是叢書中第四本正式出版發(fā)行的單卷),彌合了前兩卷(涵蓋古代和通常被稱為“中世紀”的歷史階段,當然后者對于南亞和伊斯蘭教文明而言略有問題)與第四、五卷之間的鴻溝,后者主要涉及現當代階段。本書包括的大約四個世紀,涵蓋了一個巨大變化的時期,包括歐洲的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和法國大革命,中國的明代與清早期,印度莫臥兒帝國的興衰,以及其他主要伊斯蘭大國波斯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變遷。在本卷當中,美洲正式走進歷史,好幾章的內容涉及歐洲和土著形式的歷史書寫;前幾卷中(北非伊斯蘭學者除外)沒有登場的非洲姍姍來遲,在本卷中得到了首次批量涉及。本卷的撰稿人來自多個國家,在各種不同的歷史文化方面筆耕多年。此外還有一些主題章節(jié),具有很強的比較性,解決了這一時期出現的一些問題,從文獻學技術的應用到歷史證據,從“復古主義”的出現到歷史、神話和小說之間的關系,不一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