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shù)文學作品集我老曹:行蹤

我老曹:行蹤

我老曹:行蹤

定 價:¥78.00

作 者: 曹景行
出版社: 上海文藝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32187010 出版時間: 2023-04-01 包裝: 精裝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我老曹:行蹤》,資深媒體人曹景行的散文集。作者2020-2021年生病治療的間隙,以整理自己散文的方式,回顧了七十多年來的跌宕人生。那些飽含經(jīng)歷和閱歷的文章連綴起來,便是一部非正式的回憶錄。曹景行三十多年的媒體生涯曾參與、經(jīng)歷了很多新聞事件,結(jié)識了很多新聞界、政界、商界、文化界名人,以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蘊、對事件公允客觀卻獨到的立場與表達而聲名遠播。這些文章或回眸歷史風云,或追溯舊人舊事,文筆平實而不失老辣,文意頗有歷史縱深感。它們既是個人回憶錄,更顯現(xiàn)了社會和時代的軌跡。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曹景行(1947-2022),著名媒體人。生于上海,曾下鄉(xiāng)務農(nóng)十年,復旦歷史系畢業(yè)。曾任香港鳳凰衛(wèi)視言論部總監(jiān)、資訊臺副臺長,主持過《時事開講》《口述歷史》《景行長安街》等節(jié)目?!秮喼拗芸犯笨偩庉?、《明報》主筆、“傳訊電視”中天頻道總編輯。受聘擔任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高級訪問學者,華東師范大學教授、兩岸交流與區(qū)域發(fā)展研究所所長,上海外國語大學特聘教授,東華大學兼職教授。2009年起曾任東方衛(wèi)視《雙城記》和《新聞60分》主持人,并每年在北京兩會期間主持“兩會”特別節(jié)目。著有《我老曹:行蹤》《香港十年》《光圈中的鳳凰》《印度十日》《不丹十日》等。

圖書目錄

自序:為啥會有這本書
 
第一輯
新聞采訪篇
馬年臺北訪馬
章孝嚴認祖歸宗志在再起
約訪陳文茜
給吳小莉拍照片
“十六大”采訪“花邊”
“開講”,其實很簡單
草間彌生的片斷印象
十年前,那一場汶川地震 
雙城十年兩岸緣
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
帶著美國大兵逛上海灘
非典逼著我們學會說話
學做新聞雜志編輯的日子
直播是電視新聞“最高境界”
 
第二輯
雜文時評篇
清華園的三千天印象
報攤之戀
莫言小說是姜奶奶的識字課本
還是不開書單為好
五千“廉價”勞力編《辭海》
來聊聊養(yǎng)狗吧
廁所的稀缺與小農(nóng)的終結(jié)
“雙十一”百年之際
你還想加我的微信嗎?
我的世博,最好的世博
我與香港
大雨沖刷香港回歸夜
香港街頭看回歸氣氛
過幾天香港老人的日子
香港最神秘的貨柜車“司機大佬”
與梅娘同行的香港女孩長大了
搞電視的還是玩不過搞政治的
細微之處看李敖
澳門其實很不小
香港內(nèi)地“禮”尚往來
香港原來是戒煙好地方
做新聞的和開的士的誰更倒霉
 
第三輯
親情憶舊篇
爸爸的“大書”
爸爸和家
四十年后魂歸上海:記我們的兄弟曹景仲
只求心之所安
臺海波濤:兩代人的見證
我也是珠海人
我們是幸福的小學生
好想重讀一次我的初中
上海解放的“家庭記憶”
蒲匯塘路的802車隊
黃山打蛇
黃山給了我們承受力
奇異果還是洋桃?
婆婆教我做爛面餅
今天你還會抄書嗎?
伴隨我們的這些電影
我被隔離了
依然心想天下的知青一代
“非正規(guī)教育”的一代
 
第四輯
行走世界篇
“八百歲”東瀛賞櫻
東京自行車
賓州州立大學冰淇淋,全美最饞人
企鵝的味道不好聞
有傷心故事的波爾多酒莊
在德累斯頓樂聲中告別2016
格但斯克:歷史傷口還在痛
在臺階上打手機的不丹喇嘛
巴黎尋墓記
武科瓦爾淡去的傷痕
莫斯科“偶遇”扎哈羅夫的葬禮
博卡的顏色
天不亮出門看世界
安那波利斯軍校挺好玩
鬼話連篇的異國行
首陀羅也要站起來:導游陳香
印度街頭的當頭棒喝
他鄉(xiāng)“香港”:巴拿馬的故事
 
第五輯
他們眼中的曹景行
來自曹雷:我的弟弟在鳳凰衛(wèi)視
來自曾子墨:曹先生是個年輕的老頭
來自師永剛:他鬼月鬼日出生
來自董嘉耀:為電視評論而生的銀發(fā)師奶殺手
來自盧夢君:1978年,三十一歲曹景行和妻子一起走出大山
 
附記
上海之子:曹景行最后的拍攝(陳丹燕 作)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