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學還有未來嗎?》的原書名是Confronting the Classics: Traditions, Adventures, and Innovations,直譯為《直面古典學:傳統(tǒng),冒險與創(chuàng)新》。作者瑪麗·比爾德是英國當代著名古典學者,全書包括31篇對研究古希臘羅馬的著作的書評。中文書名來自她的序言《古典學還有未來嗎?》。作者的語言風格是輕松幽默的,但學術(shù)態(tài)度是嚴肅認真的。比爾德認為,盡管很多人認為古典學(也就是研究古希臘羅馬的學問)正在衰落,但每一代學者都提出了自己對古希臘、古羅馬的新觀點。她始終關(guān)切著這些討論和爭辯,并在本書中向我們呈現(xiàn)了古典學的學術(shù)傳統(tǒng)和近些年的重新闡釋以及新理論。在全書中她始終聲稱,古典學不僅關(guān)于兩千多年前的古希臘羅馬人,也關(guān)于我們自己,以及在這中間薪火相傳的一代代古典學者、作家、藝術(shù)家、電影人,還有引用甚至挪用古希臘羅馬文化的政治家等等。我們需要直面這一學科,參與到討論中來。該學科仍是各種觀點激烈交鋒的場所,而不是已經(jīng)塵埃落定、可以被掃進故紙堆的。
作者簡介
著者簡介瑪麗·比爾德( Mary Beard),英國著名古典學家,劍橋大學古典學教授,由于她對古典文明研究做出的長期貢獻,2018年受封爵士。她長期擔任《泰晤士報文學增刊》的古典學編輯,她的博客“一個劍橋教授的生活”廣受歡迎,并與英國廣播公司合作拍攝了多部與古羅馬和古代文明相關(guān)的紀錄片。主要著作:《羅馬元老院與人民:一部古羅馬史》《女性與權(quán)力:一份宣言》《龐貝:一座羅馬城市的生與死》。其中《龐貝》一書榮獲2009年沃爾夫森歷史獎。譯者簡介汪蘅,自由譯者,北京大學英語系碩士,譯著包括《美國創(chuàng)世記》、《緬因一年記》(待出)、《思想的革命》(合譯;待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