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起源事典:世界篇》為先前出版的《食物起源事典:日本篇》的姐妹篇(世界篇)。筆者將放眼全球,從素材、烹飪方法、菜品、廚具、器具、樣式和專業(yè)術語等角度出發(fā),精選1240個與日本人的飲食文化密切相關的詞語,圍繞其起源與發(fā)祥進行歸納總結。廣大日本民眾以傳統(tǒng)的日本飲食文化為基礎,同時吸收世界各國的外來飲食文化,日積月累,傾注激情,終于構筑起了今日的日本飲食文化。然而回顧世界各國食物的起源與歷史,我們不難發(fā)現,始于公元前的世界史洪流也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王公貴族、政治家與名人相繼登上歷史舞臺,再加上老百姓的智慧,才造就了今日的世界美食。換言之,世界飲食史也是飽食與饑餓不斷重復的歷史。為查明世界各國食物的起源與發(fā)祥,筆者查閱了大量資料與文獻,竭盡全力搜集信息。但筆者的目的絕非機械地積累知識。任時代如何變遷,人類總會將無限的熱情傾注在“打造食物”這件重要的事情上。希望各位讀者能通過該書感知到這種激情,進而思考人生的意義。如果該書能為飲食生活的進步與發(fā)展盡綿薄之力,那便是筆者之幸。正文的詞條按日語五十音排序(編輯注:中文版在正文后新加漢語拼音排序索引)。外語詞條以片假名書寫,其他詞條以平假名書寫,并在括號內標明對應的原文與漢字。原文語種以英(英語)、法(法語)、德(德語)、意(意大利語)、葡(葡萄牙語)、西(西班牙語)、中(漢語)、俄(俄語)、荷(荷蘭語)、韓(韓語)、希(希臘語)、瑞(瑞典語)和越(越南語)區(qū)分。相關條目以一表示,方便讀者掌握更全面的知識。引用的文獻名以書名號體現,并標明出版時間。公元年份與時代劃分也做了盡可能詳細的交代。另外,引用的部分以引號標出,其中有部分存在出版年份或作者不明的情況,但是為了方便讀者理解,筆者還是決定直接引用。至于出自古代文獻的語句,筆者額外添加了標點符號,或將其翻譯為白話文,以便讀者閱讀。主要參考文獻有①外國文獻資料與②參考文獻。書后附有按初版年份排序的參考文獻一覽,供讀者視情況靈活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