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地理地理學理論南京六千年

南京六千年

南京六千年

定 價:¥98.00

作 者: 文心
出版社: 華文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07557589 出版時間: 2023-07-01 包裝: 精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這部書是對城市歷史的解讀,也是對中國何以是中國的解讀,更是對整個華夏民族精神的找尋和解讀。這里的六千年不僅是城市的六千年,也是中國的六千年。南京作為華夏歷史中的樞紐之城,中國南北文化板塊的樞紐之城,大陸文明與海洋文明交匯的樞紐之城,它曾不止一次的接續(xù)、擔當、解釋過中華。沒有哪一座城市有南京這樣多的災難、象征、預言與希望,它參與了中國整個歷史進程,在每一個文明推進的關鍵路口,深刻地思考過華夏的未來,解讀南京,也就是解讀中國,理解南京,也就是理解華夏民族精神。

作者簡介

  文心(本名王冠),藝術文獻學博士,文化學者,和一書院創(chuàng)辦人,南京傳媒學院副教授。于《江蘇社會科學》《藝術百家》《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等發(fā)表核心期刊論文多篇,出版《問心之道: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本體與重建》等專著,主編《天下閱讀》《民國教育系列》《中國神話》等系列叢書兩百余部。斜杠青年,先后從事過媒體記者、出版社編輯、新聞評論員、情感咨詢師等多種職業(yè),從事關愛抗戰(zhàn)老兵公益工作十八年,從事禮樂復建、傳統(tǒng)文化推廣工作十余年,自幼喜愛歷史,在大學所開《換個視角看歷史:細節(jié)里的中國》一課,廣受歡迎。

圖書目錄

南京:中國的樞紐之城◇◇ 1
它曾不止一次地接續(xù)起中華文明的脈絡,即便中原大地遭遇一次次異族文明的沖擊或戰(zhàn)亂,由于它的存在,中華仍能在南北相望中繼續(xù)。
 
序章 六千年的縮影◇◇ 1
六千年前北陰陽人的墓葬里,口中含著雨花石的尸骸默默述說著這片土地的故事;那些空靈多彩的紋路一定指引過他們向上的靈魂。人們在高高的臺地上燃起熾熱的火堆,祭司們努力從灰燼的樣子、樹干的走勢、星星的光亮,以及風的氣味里辨認神的旨意,一些有著特殊紋路的石頭被當作通往彼岸的靈器……這方式被一直保留了數(shù)千年,并在城市的歷史中,激起無數(shù)次回響。
一 六千年的密碼 ……………………………………………………………………………3
二 消失的地標 ………………………………………………………………………………6
三 縮影與宿命 ………………………………………………………………………………11
章 平衡的中華◇◇ 19
六千年前的陽光在古埃及人黢黑的肌腱上迸濺出一輪迷人的光暈,幾乎同一時期,黃河兩岸,伏羲、神農(nóng)和黃帝的故事也升騰起華夏的序章。 南京從無名的高地,到春秋時期的棠邑、越城,再到秦漢時期的秣陵,一步步成為中華的一部分;因為天下格局的向心力,被吸納進華夏的圈層中,成為中國的一部分。一些視野廣闊、洞悉其未來的人塑造著它的面貌,令它躊躇滿志;而孤注一擲的冒險者也曾讓它一敗涂地,每一次轉(zhuǎn)折都令它不得不在新的名字里重新登場。
引子 名字的故事 ……………………………………………………………………………21
一 天下之中 …………………………………………………………………………………24
南京之初 // 中原旅人 // 納入框架 // 文明的歸順
二 中國化進程 ………………………………………………………………………………37
地圖里的中國 // 男人的復仇 // 成功的刺客 // 秦始皇與秣陵 // 從內(nèi)里成為中國
三 文化的沖突 ………………………………………………………………………………55
被打破的平衡 // 孫權來了 // 左思的懷想
四 另一種平衡 ………………………………………………………………………………67
司馬睿的上巳節(jié) // 新的南京 // 不同的平衡方式
五 與京城對話 ………………………………………………………………………………76
河流與城市 // 守護觀念上的中國
第二章 城市的符號◇◇ 87
南京的城市布局很像一座現(xiàn)代圖書館,所有的故事都不是隨機擺放,而是有著特定形式的分類,這些分類讓我們在探索這座城市時有了方向。穿越這座城市,你會遇見無數(shù)的符號,有些是有形的,比如紀念館和指路牌;有些是無形的,比如一句對白,一個影子。你可以隨意選取其中的一些,與城市產(chǎn)生連接,通過連接你可以深入到城市的內(nèi)心,聽見它的嘆息。
引子 故事的分類 ……………………………………………………………………………89
一 王者之城 …………………………………………………………………………………91
襟懷天下 // 意義與象征 // 成為一種理想
二 名士之城 …………………………………………………………………………………102
同一氣類 // 王導家的聚會 // 自由的靈魂 // 家學與氣度 // 思想的光芒 // 被塑造過
的城市
三 離亂之地 …………………………………………………………………………………122
蘇峻之亂 // 卞壺之忠 // 侯景圍城 // 平蕩耕墾
四 復興之城 …………………………………………………………………………………138
人心所向 // 禮樂與復興 // 首都的榮光
五 信仰之城 …………………………………………………………………………………151
佛教來了 // 法顯和他的伙伴 // 城市的信仰
六 開放之市 …………………………………………………………………………………164
商業(yè)之城 // 貿(mào)易之地 // 市場之城 // 商人之家
七 文學與風流 ………………………………………………………………………………178
煙云水氣 // 文學之路 // 愛金陵
第三章 時間的旅人◇◇ 189
爬滿青苔與藤蔓的過去隱藏在城市的建筑、市場、風俗、植物與寓言中,只有放棄用認識每一個細節(jié)的方式理解城市,才有可能真的看見它。比如,看到它漲水的河流帶著大批的木材用作城中廟宇和宮殿大梁時,我們懂得了帝王與城市之間的契約;當看見它茅舍零落的村莊如何在商人的算盤聲里長成臃腫的集市時,我們理解了城市的走向;當看清六朝的符號怎樣深刻鐫印進城市每一寸后來的時光時,我們感受到城市的心跳。
引子 城市的森林 ……………………………………………………………………………191
一 成為江南 …………………………………………………………………………………193
第三層逃逸 // 意象里的江南
二 兩張面孔 …………………………………………………………………………………201
富與雅 // 往事知多少
三 進退之間 …………………………………………………………………………………206
王安石的進與退 // 城市的進與退
第四章 向內(nèi)的帝國◇◇ 213
好多年前,河水在城市里常年是污穢的,河岸兩旁密不透風的生活傾倒了太多不可辨認的污垢,但河水總是會重返源頭,這意味著它總有重新來過的希望。這希望就像城市本身,無論再怎么千瘡百孔,不可辨認,它總可以先從河岸兩旁復蘇。
引子 被設計的城市 …………………………………………………………………………217
一 風水與寓言 ………………………………………………………………………………220
朱元璋的政治秀 // 版圖的中央
二 心理的城墻 ………………………………………………………………………………228
宇宙的杰作 // 帝國體系 // 偉大與墮落
三 虛構(gòu)的沈萬三 ……………………………………………………………………………239
聚寶盆的傳說 // 富民的下場 // 虛構(gòu)與真實 // 王安石的余響
四 消失的船隊 ………………………………………………………………………………251
紅衣刺主 // 帝國的聲威 // 走進泥沼
五 考試與希望 ………………………………………………………………………………259
保持希望 // 江南科舉 // 狀元之路 // 起點與終點 // 積重難返
六 理想與現(xiàn)實 ………………………………………………………………………………275
徐光啟的仕途 // 利瑪竇來了 // 祖制不可改
七 倭寇之禍 …………………………………………………………………………………284
停擺的城市 // 倭寇來了 // 朽壞的內(nèi)囊
八 殘夢不可覓 ………………………………………………………………………………290
時尚之都 // 秦淮煙柳
第五章 屬于人的城◇◇ 297
城市是沒有秘密的,每一張飯桌上都堆滿佐酒的故事。城市也是有秘密的,每一個角落可能都有一段隱名埋姓、完全不被知道的半生驚濤。那些鴻鵠之志的情節(jié)被收進掉了漆的黑黢木門后,再沒有一點聲響。
引子 城市的味道 ……………………………………………………………………………299
一 清風不識字 ………………………………………………………………………………303
人心已去 // 戛然而止 // 小民的噩夢 // 屠刀與文字獄
二 好物不長久 ………………………………………………………………………………312
過于燦爛 // 錦緞之城 // 極速墜落
三 一整座軍營 ………………………………………………………………………………317
集體生活 // 崩潰的邊緣 // 榨干后一滴血
四 回光返照 …………………………………………………………………………………324
妓女與科舉 // 金陵制造局 // 病根上的頑瘤 // 洋學堂 // 南洋勸業(yè)會
五 清晰如昨 …………………………………………………………………………………339
迎接孫中山//修建中山路 // 城市新建設 // 奇芳閣的早茶 // 繞不過的鴨子香
六 學生、戰(zhàn)士、運動員 ……………………………………………………………………350
女學生來了 // 學人與名士 // 永遠的傷口
第六章 永遠的南京◇◇ 359
博物館、紀念碑、檔案館留下了城市希望留下的集體記憶,這些記憶既是城市對自己的剖析與期望,也是城市本身的驕傲與遺憾。通過公共建筑與公共機構(gòu),城市將屬于自己的記憶、文化與遺產(chǎn)代代相傳。
引子 文明的理性 ……………………………………………………………………………361
一 輕盈與厚重 ………………………………………………………………………………362
二 氛圍與希望 ………………………………………………………………………………369
三 歷史與未來 ………………………………………………………………………………372
后 記◇◇ 375
參考文獻◇◇ 377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