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我們所知,宇宙中的生命僅在地球上展開且只展開過一次。在大約40億年的時間里,究竟發(fā)生了什么,生命才從最初的樣子演變成我們今天看到的琳瑯滿目、錯綜復雜的形態(tài)?怎樣的偶發(fā)事件和必然事件導致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造就了人類這樣神奇的生物? 長久以來,人們對進化的認知都來自達爾文的《物種起源》。生物的進化就像一棵樹,位于進化樹不同位置的生物由于個體差異產生不同子代,并在自然篩選下形成不同的物種,也就是說,進化來自遺傳、變異與自然選擇。 20世紀70年代初,科學家開始以RNA序列重新檢視生命史,他們發(fā)現(xiàn),進化之路比我們原先所認為的要棘手復雜得多,生命之樹的枝干也比我們所預想的更為糾纏。比如有高達8%的人類基因組并非直接來自同類遺傳,而是來自病毒感染。基因的橫向轉移至關重要,若沒有水平基因轉移,胎盤哺乳動物或許不會出現(xiàn),人類也不可能存在。這些令人意想不到的發(fā)現(xiàn)從根本上重塑了我們對生命史的認識。 在本書中,曾屢獲殊榮的科普作家大衛(wèi)·奎曼講述了新的基因研究如何從根本上改變了生物學這一領域和我們對生命的認知,他串聯(lián)起一個個與這場科學劇變相關的故事,科學家們的研究同他們人生的關聯(lián)也饒有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