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虎口長城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右玉縣,北倚古長城,西臨蒼頭河,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殺虎口關建于明朝,是通往內蒙古、新疆的交通要道,是晉商的主要發(fā)源地。“走西口”中的西口,就是聞名遐邇的殺虎口。古時這里稱為參合口,明朝為了抵御瓦剌南侵,多次在此出兵征戰(zhàn),為了震懾瓦剌,明朝皇帝親自改名為“殺胡口”,此名一直延續(xù)到了清朝康熙年間。康熙皇帝西征勝利而歸,住在“殺胡口”,為了緩和民族矛盾,促進民族貿易順利發(fā)展,更名為“殺虎口”。慧慧和能能考察殺虎口長城時,在關城附近偶遇神奇“盲人”,了解到殺虎口長城的歷史,意外救助受傷的小刺猬,打開關城墻下面的“石窟”,通過時空隧道,目睹了通順橋上“走西口”離別的一家人,見證了父母的愛;見證了明軍士兵擊退群狼;見證了絲綢之路的駝隊;見證了通商的繁榮景象;目睹了曠日持久的守衛(wèi)城池的戰(zhàn)斗情景;靠智慧、真誠與善良,找到了女媧娘娘的七彩補天石,推開了闖入地球的虎形“臟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