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視覺形象研究
漢晉傳統(tǒng)與鮮卑特色——北魏平城時期墓葬繪畫研究
論當代中國歷史電影與民族記憶的重構敘事
藝術空間研究
布羅代爾的歷史空間書寫——從“監(jiān)獄”的隱喻說起
中國早期敘事圖像的空間結構
反差、流動與迷失:新時期以來中國城市移民電影的空間敘事
重繪地圖:當代運動影像藝術的空間轉型
藝術跨媒介研究
歌唱與說書:抗戰(zhàn)木刻版畫的聽覺想象
跨媒介敘事的立場選擇與話語表達——以安東尼·西格爾的音樂民族志理論為中心的討論
小說中的奏鳴曲式結構——石黑一雄《長日將盡》的跨媒介敘事
語象與圖像的頡頏——空間敘事視域下插圖本《呼蘭河傳》的形與神
我國影視旅游產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探析
藝術理論研究
藝術批評的內涵、外延與歷史實踐
審美的道德力量——約翰·羅斯金與維多利亞時期的學院派之爭
論傳統(tǒng)微觀造型藝術的造物觀
戲曲丑角表演的異質構形——以高甲戲丑角舞蹈式身體為中心
美育與德育協同發(fā)展的路徑探析
中國藝術史研究
漢代墓葬門楣羊頭圖像的內容組合及其多重寓意
北宋士人群體的藝術倫理之思
李瑞清仕宦江南時期的鑒藏活動與書學研究
“生活”與“物”——20世紀初國內設計與國民生活聯動的一條線索
大時代下的個體表達——新金陵畫派之余彤甫研究
《淳化閣帖》刊刻對尺牘書跡之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