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幸運女神偏不眷顧,我們究竟如何準備才能應對逆境?重構認知(reframing),一條斯多葛主義的路徑。人們一直在思考,如何面對不幸。兩千多年前,古羅馬斯多葛主義哲學旨在幫助人們在起起伏伏的人生中游刃有余。他們相信,事情好壞與否,取決于我們看待事情的方式。許多痛苦都來源于盲目的期待和錯誤的判斷。他們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核心理念:接受不可控和保持判斷力。人生誠如摔跤手必須堅持艱苦地訓練,才能在面對強敵勁旅時從容不迫。同時,還須向外看,看到浩瀚的時空,認清自己只是宇宙中一個微小的瞬間,并從中獲得安寧。作者通過三位斯多葛主義代表人物(塞內加、馬可·奧勒留、愛比克泰德)精彩的人生片段和理論支持,給現(xiàn)代人帶來安慰和啟發(fā):生活中的哪些方面是你真正能夠掌控的?當你不能保證一切能按照你的意愿發(fā)展時,你該怎么做?在“共同生活”這個主題上,斯多葛學派又能教會我們什么?近年來,斯多葛主義的復興不是偶然,我們前所未有地需要一種導引,帶領我們看破對未知的恐懼,珍視短暫如奇跡般的生命,在逆境中找回勇氣。無論美丑、善惡,任何事物都無法永存。這是一場人類存在的悲劇,蘊含著苦樂參半的真相。“有病然而幸福,處于危險然而幸福,臨于死亡然而幸福,顛沛流離然而幸福,含詬忍辱然而幸福。”——愛比克泰德“愿你養(yǎng)成觀察萬事萬物變化的習慣,勉勵自己常關注變化,并在變化中努力研習。因為沒有什么能比研究這個更提升你的思想。”——馬可·奧勒留“踐行斯多葛主義的人,不管他是否有這個意愿,肯定會有持續(xù)的快樂以及一種發(fā)自內心深處的喜悅伴隨左右。”——塞內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