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
節(jié) 國內外相關研究文獻綜述
第二節(jié) 國內外相關研究述評和本書目標
第三節(jié) 本書結構說明
章 行為一般理論:質料與奠基
節(jié) 以胡塞爾現(xiàn)象學為起點
第二節(jié) 對感受行為的初步分析
第三節(jié) 行為的奠基關系問題
一 行為間奠基
二 人格奠基
第四節(jié) 舍勒的質料概念以及質料奠基
一 質料概念的歷史起源
二 對胡塞爾質料概念的分析
三 舍勒的質料概念
第二章 感受行為結構的現(xiàn)象學研究
節(jié) 價值與倫常價值
一 價值和價值先天秩序
二 倫常價值與人格載體
第二節(jié) 對感受行為的再分析
一 有深度的感受
二 不同深度的感受
第三節(jié) 感受深度和價值先天
一 感受的自我相關性和價值先天
二 從行為體驗分析價值先天秩序的另外的指明標準
三 價值先天領域中的諸價值類型
第三章 舍勒對人格一般的現(xiàn)象學分析
節(jié) 的個體體驗
第二節(jié) 人格與行為
第三節(jié) 行為與功能
第四節(jié) 人格與世界
第五節(jié) 人格與上帝
第六節(jié) 針對海德格爾的質疑
第四章 感受行為的倫常規(guī)律
節(jié) 現(xiàn)象學倫理學
第二節(jié) 德福一致問題
第三節(jié) 感受狀態(tài)與倫常價值的關系
第四節(jié) 舍勒對德福一致問題的解決
第五章 倫常中的人格與人格共同體
節(jié) 倫常中的人格
第二節(jié) 人格的給予
第三節(jié) 集體人格
第四節(jié) 集體人格與倫常共同體的生成
一 對兩種相關理論的反駁
二 集體人格和倫常共同體的生成
三 民族國家與教會
第五節(jié) 榜樣與倫常世界的歷史與生成
一 榜樣與價值追隨
二 榜樣和倫常世界的生成
結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