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朝向儒教自身:中國儒教傳統(tǒng)形態(tài)研究

朝向儒教自身:中國儒教傳統(tǒng)形態(tài)研究

朝向儒教自身:中國儒教傳統(tǒng)形態(tài)研究

定 價:¥138.00

作 者: 白欲曉著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22718873 出版時間: 2023-06-01 包裝: 平裝-膠訂
開本: 16開 頁數: 字數:  

內容簡介

  對于傳統(tǒng)中國來說,處身于儒教的世界是基本的歷史事實。“朝向儒教自身”試圖走出將“儒教”作為某種現代觀念、哲學理念乃至實踐需要的投射,回到對儒教自身形態(tài)的描述和說明。本書視儒教為一個“歷史的社會的存在”,在宏觀上作歷史和社會的考察和說明。在中觀方面,則將儒教作為“一個社會系統(tǒng)”加以分析,區(qū)分為“信仰系統(tǒng)”“身份—角色系統(tǒng)”和“社會嵌含中的結晶化表現”三個方面。在具體研究中,對現當代社會理論、現象學及其方法有所借鑒和辨證,分析儒教社會諸系統(tǒng)的結構和功能,描述其“存在理解”和“神—圣”信仰,并綜合運用新見簡帛文獻對儒教得以奠基的“信仰經驗”作出說明。還通過社會“嵌含”及“脫嵌”的分析,為認識儒教的傳統(tǒng)存在和現代命運提供參照。

作者簡介

  白欲曉,男,1968年9月生,哲學博士,南京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中國哲學專業(yè)教授。江蘇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儒佛道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研究中心”、“南京大學東方哲學與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中華孔子學會理事,江蘇省周易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佛教文化研究》副主編。

圖書目錄

緒論
  一  中國現代思想中的“儒教”觀念
  二  “朝向儒教自身”
  三  “儒教形態(tài)”引論
第一章  儒教生成的社會歷史考察
  第一節(jié)  三代:“文明孤島”與“文化并存”
  第二節(jié)  先周社會:多元傳統(tǒng)與文明形態(tài)
  第三節(jié)  舊邦新命:“上帝”與“天”的信仰
  第四節(jié)  “宗子維城”:傳統(tǒng)敘事的新挑戰(zhàn)與回應
  第五節(jié)  儒教建立的歷史與制度分析
第二章  儒教作為“一個社會系統(tǒng)”的說明
  第一節(jié)  意識形態(tài)論與宗教類型說
  第二節(jié)  “儒教”作為“社會系統(tǒng)”的預備性討論
  第三節(jié)  “儒教”作為“一個社會系統(tǒng)”
第三章  信仰與儒教的信仰系統(tǒng)(上)
  第一節(jié)  作為“終極關懷”的“信仰”:蒂利希與當代儒學的借用
  第二節(jié)  “信仰”之“經驗”顯示的現象學道路
  第三節(jié)  文王、周公與孔子:信仰經驗及系統(tǒng)分析
第四章  信仰與儒教的信仰系統(tǒng)(下)
  第一節(jié)  存在理解與“神—圣”的十字打開
  第二節(jié)  神、神道與神道設教
  第三節(jié)  圣、圣王與圣人
  第四節(jié)  儒教信仰系統(tǒng)的結構與功能
第五章  儒與儒教的身份—角色系統(tǒng)
  第一節(jié)  儒之起源的猜想和實證
  第二節(jié)  儒之分化與先秦儒士
  第三節(jié)  漢初儒教士的精神類型與身份特征
  第四節(jié)  儒教的“身份—角色”之“結構—功能”
第六章  儒教的社會嵌含與“結晶化表現”
  第一節(jié)  “嵌含”“脫嵌”運用于儒教形態(tài)研究的適切性
  第二節(jié)  儒教社會嵌含的基本特征與結晶化表現
  第三節(jié)  儒教的內在緊張及脫嵌
代結語:儒教現代轉型問題的思考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