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哲學理論儒學的超越性與實踐性問題研究

儒學的超越性與實踐性問題研究

儒學的超越性與實踐性問題研究

定 價:¥118.00

作 者: 胡金旺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20395823 出版時間: 2022-03-01 包裝: 平裝-膠訂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33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孟學與荀學都具有超越性,本書重點論述的王船山的思想兼具孟學和荀學的特點。重視這兩種思想路向的思想家不僅有王船山,還有蘇軾等。王船山在用中確立體的思想與蘇軾在主體的社會實踐中體悟道的思想是接近的,符合荀學在學與實踐中獲得真知的為道路徑。從孟學與荀學兩種路向來研究儒學的超越性與實踐性,是本書對學界偏重從孟學來研究的有益補充。儒學的實踐性還表現(xiàn)為對現(xiàn)實社會與政治的關切與參與。近代以來儒學發(fā)展重視對國家與社會治理進行學理的研究,從而賦予了外王以科學性和獨立性。但內(nèi)圣外王仍然是有聯(lián)系的。這種聯(lián)系主要是通過教化的作用以儒家思想武裝外王的參與者,從而使得這種外王打上了儒家的烙印,具有儒家的精神品格。

作者簡介

  胡金旺,(1972-),男,漢,安徽安慶人?,F(xiàn)任宜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宋明理學與現(xiàn)代新儒學。論文散見于《孔子研究》、《中州學刊》、《學術界》、《中南大學學報》、《青海社會科學》、《南昌大學學報》、《湖北社會科學》、《蘭州學刊》等20余篇。

圖書目錄

緒論
章  中國文化“一個世界”的特點
  一  中國文化中的巫史傳統(tǒng)
  二  中西文化之不同
第二章  先秦至宋明時期儒家代表人物思想的超越性與實踐性
  一  孔子思想的超越性
  二  孟子思想的超越性
  三  荀子的思想有無超越性
  四  二程與朱熹哲學的超越性
  五  陸九淵與王陽明心學之不同
  本章小結
第三章  先秦儒學的道統(tǒng)與外王論
  一  孔子對禮樂制度的恪守及道統(tǒng)仁學的確立
  二  孟子之仁政
  三  荀子重視義與禮
第四章  漢代的天人感應論與讖緯迷信
  一  董仲舒的天人感應論
  二  漢代儒學用讖緯迷信論證皇權合法性的荒唐性
第五章  王安石對內(nèi)圣外王的兼顧以及理學家對內(nèi)圣的偏重
  一  王安石的學術與理學家對它的批判
  二  理學家對內(nèi)圣的偏重
第六章  蘇軾思想的超越性與實踐性
  一  再論蘇軾的哲學思想
  二  蘇軾的哲學思想及其荀學特色
  三  相輔相成:蘇軾貶謫生涯中的哲學與文學
第七章  相與為體:船山哲學思想簡論
  一  船山論知覺之心與仁義之心
  二  在情才上立其大者
  三  存理與遏欲上的相與為體
第八章  船山的荀學思想及自然氣本論
  一  船山的兩層存有論
  二  孟學與荀學進路的差異
  三  自然氣本論與禮教主義的超越性與實踐性
第九章  性可不善乎:論船山在人性善惡上的一個轉向
  一  《尚書引論》中的人性論
  二  《讀四書大全說》中的人性論
  三  《張子正蒙注》《思問錄》中的人性論
  四  余論
第十章  論船山《相宗絡索》的獨特性與價值
  一  用志來解釋七識是船山的獨特之處與成就
  二  八識理論深化了船山前期著作中志與意的關系及其相關思想
  三  八識是真如本體,作為真如本體的八識
  四  大乘頓悟與唯識宗漸悟的統(tǒng)一
  五  對學界《相宗絡索》研究的回應
第十一章  王陽明的覺民行道
第十二章  現(xiàn)代儒學及其實踐性
  一  牟宗三的良知坎陷說及相關批評
  二  在鄉(xiāng)村建設中發(fā)展儒學
  三  賢能政治
  四  儒家傳統(tǒng)與中華法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