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中國哲學同道中國:韓愈古文的思想世界

同道中國:韓愈古文的思想世界

同道中國:韓愈古文的思想世界

定 價:¥69.00

作 者: 劉寧
出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08076533 出版時間: 2023-09-01 包裝: 平裝-膠訂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以貫通中國文章史、思想史的視野,對韓愈通過“文教”傳統(tǒng)在中國思想史和中華文明史上的重大貢獻,做出了獨到而深入的發(fā)明,從成體之功、造語之力、文道追求三個主要角度,全面探討了韓愈古文在文體、文法、語言、觀念上的新創(chuàng),以及這些創(chuàng)新與其儒學復興思考的深層聯(lián)系,揭示了韓愈古文深邃豐富的思想世界。書中詳細討論了韓愈追求擬圣、追尋定名、講求開放師道、推重天性忠誠等思想特質與其古文成體之功的深層關聯(lián),分析了其語言創(chuàng)新所體現(xiàn)的激進追求與超越力量,同時深入探究了韓愈對“文道觀”的全新建構。這些觀點不僅激活了韓愈的思想能量,也光大了唐代在中國的精神傳統(tǒng)和思想史上的啟示性地位,并對“唐宋變革說”提出了新的回應和解說。

作者簡介

  劉寧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唐代文學學會副會長,第十三、十四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主要從事唐宋詩文與學術思想史研究,著有《唐宋詩學與詩教》《漢語思想的文體形式》《唐宋之際詩歌演變研究》等,譯著《斯文:唐宋思想的轉型》,主編《詩者天地心:當代詩詞名家講詩詞》,在海內(nèi)外刊物發(fā)表學術論文百余篇。

圖書目錄

導論 百代文宗、千年立法 韓愈古文建構精神傳統(tǒng) “天下公言”:重建儒學普遍性 儒家倫理:絕對信念和內(nèi)在責任 締造“同道中國” 重視“詩文”對理解中華文明的意義  
上編:成體
 
第一章 擬圣精神
一、古文不是“家言”
二、古文的“擬圣”追求
三、古文理論與儒家修養(yǎng)思想
 
第二章 追尋“定名”
一、 “五原”文體創(chuàng)新:“正名”走向“定名”
二、韓碑之變:對才性品評的疏離
附論:形名學對中古文體觀念的影響
 
第三章 開放的師道
一、《師說》:唯自尊者能尊師 國學學官經(jīng)歷的影響 “師其人”與“明其理”  
第四章 天性忠誠
一、“雙忠”的“天性忠誠”
二、《南霽云廟碑》的文體與忠臣思考
三、《毛穎傳》中的忠臣
四、杜甫的“戀闕”之情
 
第五章 屈騷之變
一、 “抑遏蔽掩”:韓文改變屈騷旋律
二、杜詩改變屈騷藝術
三、柳宗元傾心屈騷及其心曲
 
 
中編 造語
第六章 語言激變
一、激進的“務反近體” 為何“務反近體”:駢文的思想性格 三、韓碑“造句之奇”
 
第七章 偉辭中的身體力量
一、驚心動魄的動作語
二、《論佛骨表》崇儒排佛思想的身體關切
三、狠重之美
 
 
下編 明道
第八章 “文質論”在漢唐間的流行
——從“文質”到“文道”(上)
一、中古“文質論”的淵源與旨趣
二、“質文相救”與李白《古風》其一
三、“文質論”與中唐《春秋》學
四、中唐《春秋》義例學與“文質論”
 
第九章 韓愈建構“文道觀”
——從“文質”到“文道”(下)
一、二十世紀文道觀闡釋的曲折歷程
二、韓愈“文道觀”的“主體自覺”
三、韓愈“文道觀”的“中國自覺”
 
余論 “同道中國”的文明意義 韓愈為唐宋八家之首:“同道”對“同理”的意義 “唐宋變革說”的啟發(fā)與局限 “同道中國”與中華文明  
參考書目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