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社會科學社會學周易與應用(新一版)

周易與應用(新一版)

周易與應用(新一版)

定 價:¥98.00

作 者: 沈煒民 著
出版社: 上海辭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32660827 出版時間: 2023-08-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周易與應用》(新一版)是2014年《周易與應用》的新修版,是一部對《周易》思想及其應用進行全面介紹和分析的學習型讀物。全書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論篇,對于《周易》的誕生、《周易》體例結構和易學史概論進行詳細的介紹,將周易思想與方法系統(tǒng)全面地介紹給讀者;第二部分是方法篇,介紹闡釋了歷史上的各種易圖,將應用易學所需方法論做了系統(tǒng)的解讀,對大衍筮法、梅花易數(shù)、納甲筮法這三種預測筮術做了歸納介紹,最后比較了我國傳統(tǒng)筮法與現(xiàn)代預測學之間的關系與區(qū)別;第三部分為附錄,對于各類出土資料及各類研究文獻進行了全面的梳理。

作者簡介

  沈煒民,1964年生,祖籍浙江嘉興?,F(xiàn)任世界易學聯(lián)合會會長、中國周易應用研究院院長,“明易講堂”創(chuàng)始人。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研究頗深,尤擅易學,潛心鉆研二十余載。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論篇

架構于陰陽二元論基礎上的中國式思想

第一章 周易的誕生

一、中華源文化的創(chuàng)始人

1.伏羲——三圣

2.周文王

3.孔子

二、周易含義

1.《周易》性質

2.《周易》源流

3.“周”“易”題解

三、周易——中國文化的密碼

1.陰陽思想

2.五行思想

3.實踐層面的原則——秩序

4.中華文化是易文化的推演

第二章 周易體例結構

一、經(jīng)與傳

1.易經(jīng)

2.占斷辭

3.易傳二、卦爻象

1.卦

2.爻

3.卦爻辭類別

4.卦序及比較

5.六十四卦速成記憶法——交卦記憶

第三章 易學史概論

一、易學研究史

1.漢代易學

2.晉唐易學

3.宋明易學

4.清代易學

5.現(xiàn)當代易學研究

二、易學象數(shù)研究

1.漢代象數(shù)學

2.宋代象數(shù)學

3.元明清象數(shù)學

4.小結

三、現(xiàn)代易學的概念與發(fā)展

1.現(xiàn)代易學的概念

2.現(xiàn)代易學的發(fā)展

3.現(xiàn)代易學的特點

第二部分 方法篇

融攝于五行生克變易基礎上的中國式方法

第一章 易圖學

一、易圖學的奠基

二、“先后天”易圖

1.先后天易的淵源及內(nèi)涵

2.后天易圖

3.先天易圖

4.綜論:“先后天”易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三、河圖、洛書

1.河圖、洛書的淵源

2.劉牧的河洛之學

3.朱熹、蔡元定的河洛之學

4.河圖、洛書之間的關系

5.河圖、洛書與星象學的關系四、太極圖

1.周氏太極圖

2.陰陽魚太極圖

第二章 卜筮命理系統(tǒng)舉要

一、周易決策中必不可少的思維方式——象思維

1.象思維的內(nèi)涵及本質

2.象思維的應用

3.中華象思維與西方思維的關系

二、卜筮應用的立象系統(tǒng)——干支系統(tǒng)

1.干支起源和基本內(nèi)容

2.干支五行方位及生克3.六甲旬空

三、納音系統(tǒng)揭秘1.納音溯源

2.納音及六十甲子的內(nèi)涵

3.納音術的歷史衍變

第三章 象數(shù)易學預測法的應用

一、大衍之數(shù)

1.“大衍筮法”的由來與內(nèi)涵

2.裝卦步驟

3.解卦二、梅花易數(shù)

1.起卦法

2.解卦法三、納甲筮法

1.納甲筮法的傳承及內(nèi)涵

2.京房易學及納甲筮法要義

3.常用術語

4.納甲筮法的應用

5.作用及影響四、《周易》筮法比較

1.三種筮法之間的比較

2.《周易》預測術與西方實證主義科學預測的比較

錄附

附錄一:中國易學源流簡表

附錄二:

1.有關《周易》的出土文獻整理

2.有關“陰爻”變化的出土文獻整理

附錄三:古代易學應用及預測名著介紹

附錄四:《易經(jīng)》卦爻辭表

參考書目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