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編 研究方法透視
章 1980 年代文學批評的研究歷程與新空間………………………… 3
一、1980 年代: 以現象概評與批評家論為主體………………………… 3
二、1990 年代: 在理論反思與中西比較中走向深入…………………… 7
三、21 世紀以來: 方法的革新與認識的深入………………………… 11
四、研究1980 年代文學批評的新空間………………………………… 15
第二章 朦朧詩論爭與新時期詩論觀念的轉型………………………… 18
一、分歧的出現: “統(tǒng)一” 的詩論觀念的分裂………………………… 18
二、“懂” 與“不懂”: 詩歌審美觀念的裂變………………………… 22
三、“表現自我” 與“抒人民之情”: 詩論價值觀念的分歧………… 25
四、新詩道路是否“越來越窄”: 新詩史的重新敘述………………… 29
第三章 1980 年代前期人道主義討論及其觀念局限…………………… 33
一、人道主義的歷史境遇與現實處境………………………………… 33
二、“人性” 理解的限度與對個人主義的歧視………………………… 37
三、安放“共同人性” 的難題………………………………………… 40
四、馬克思主義的“發(fā)展” 與“純潔性” 問題……………………… 42
第四章 “文學是人學” 的理論建構與觀念博弈……………………… 46
一、“主體論” 與人道主義、異化觀念………………………………… 47
二、圍繞“主體論” 的討論與“陣營” 對壘………………………… 49
三、現代人本主義的觀念視野與“主體論” 的分歧………………… 51
四、后現代主義批評的萌芽對“人學” 的解構……………………… 54
五、“文學是人學” 的意義與影響……………………………………… 58
第五章 “尋根文學” 接受的文化意識與思想格局…………………… 61
一、傳統(tǒng)文化的“現代轉化” 與文學的“民族性” ………………… 62
二、民族文化心理批判與文學的現實意識…………………………… 65
三、“原始生命強力” 與民族靈魂重鑄………………………………… 69
四、詩化哲學與文學審美價值論……………………………………… 71
結 語…………………………………………………………………… 75
第六章 女性主義文學批評與“新啟蒙” 思潮的重合差異…………… 76
一、重合: “新啟蒙” 思潮的重要構成………………………………… 77
二、增益: 對“新啟蒙” 思潮的補充和完善………………………… 83
三、錯位: 女性自我意識的困惑與迷惘……………………………… 87
第七章 傳統(tǒng)譜系學與21 世紀以來的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 93
一、問題的提出: 21 世紀以來的“譜系” 研究熱…………………… 93
二、傳統(tǒng)譜系學的方法、類型與學術旨歸…………………………… 95
三、“思想譜系” 與“版本譜系” 研究的思路與方法………………… 98
四、“形象譜系” 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問題………………………… 101
五、“知識譜系” 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問題………………………… 105
六、融會中西譜系學的努力…………………………………………… 109
第八章 后現代譜系學與21 世紀以來的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 113
一、后現代譜系學的理論方法與學術旨歸…………………………… 114
二、后現代譜系研究的引入和興起…………………………………… 116
三、后現代譜系學與文學作品“再解讀” …………………………… 119
四、后現代譜系學與學術史審視……………………………………… 122
五、后現代譜系研究的價值和問題…………………………………… 127
下編 現當代作家作品研究
第九章 錢玄同與湖州公社、《湖州白話報》等情況新考…………… 135
一、從上海到東京: “湖州公社” 與《湖州白話報》的編輯出刊… 136
二、《湖州白話報》的出刊期數和周期……………………………… 141
三、《湖州白話報》的欄目、內容…………………………………… 144
附: 新見部分《湖州白話報》目錄…………………………………… 148
第十章 王國維與清華學人往來書信考釋……………………………… 151
一、王國維與吳宓的交往……………………………………………… 151
二、王國維對清華大學人事矛盾的態(tài)度……………………………… 154
三、王國維與梁啟超的通信和交往…………………………………… 158
第十一章 魯迅小說服飾描寫的時代性、文化性與思想性…………… 163
一、辮子的去留: 政治文化變革的尷尬與慘痛……………………… 164
二、纏足與衣服等級: 文化觀念移易的艱難………………………… 169
三、改正朔、易服飾: 對西方文化的接受與認同…………………… 171
四、摒虛紋、崇實用: 《故事新編》服飾描寫的文化態(tài)度………… 173
第十二章 理想人性與詩意生存的探尋: 徐訏劇作思想剖析………… 177
一、“愛” 的變奏與人性隱憂………………………………………… 178
二、“現代文明” 的接受與反思……………………………………… 182
三、左翼思想的影響與徐訏的女性觀………………………………… 187
結語: 終生探尋理想人性與詩意生存………………………………… 192
第十三章 豐富多樣的審美奇遇: 畢飛宇中短篇小說的文體意蘊…… 195
一、個體生命存在的形而上拷問……………………………………… 195
二、嚴密的敘事結構與理性的節(jié)奏控制……………………………… 198
三、在理性與感性之間的細節(jié)與意象………………………………… 201
四、豐富多樣的話語創(chuàng)造……………………………………………… 203
結 語…………………………………………………………………… 206
第十四章 葛亮小說論: 兼論葛亮小說與海派文學傳統(tǒng)的關聯(lián)……… 207
一、都市奇情中的孤寂虛無…………………………………………… 208
二、日常敘事中的價值選擇…………………………………………… 213
三、歷史想象中的傳統(tǒng)精神風骨……………………………………… 219
第十五章 借傳統(tǒng)藝術寫現代思想: 李應該戲曲創(chuàng)作的藝術成就…… 223
一、縝密妥帖的戲劇結構……………………………………………… 224
二、從小沖突發(fā)掘大思想……………………………………………… 226
三、以荒誕、滑稽傳達批判性主題…………………………………… 228
四、蕩氣回腸地展現人物的情感心理………………………………… 230
五、語言創(chuàng)造與場面調度功夫………………………………………… 233
后 記……………………………………………………………………… 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