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狼來了》:求關注與惡作劇情結
放羊娃高呼“狼來了”,表現(xiàn)出的還不只是兒童的一般性撒謊沖動,還有一種特別的情結,那就是用制造出來的危險境地換取成年人的關注。
第二章
俄狄浦斯情結:戀母憎父的小男孩
每個男人在抵抗和克服俄狄浦斯情結時都需要一定的條件。條件不同,抵抗和克服的結果不同,會造成人格的巨大差異。
第三章
俄狄浦斯情結批判:被物化的性本能
在俄狄浦斯情結中,我們發(fā)現(xiàn)了弗洛伊德人格結構學說的偏頗與局限之處。其最大的缺陷與局限,是他將人的性欲本能完全生物化了。
第四章
破譯《西游記》:平凡人的英雄夢
《西游記》完美地解決了人類如此深刻的矛盾——既欣賞自己人生中每一階段的奮斗,同時又從心底里吐出一口悶氣,以此表現(xiàn)對不得不接受的秩序規(guī)范的反抗。
第五章
孫悟空情結:健全、理想的男性人格
孫悟空這個調皮的兒子生動而又有節(jié)制的戀母表現(xiàn),顯出了中國家庭倫理道德文化的強大規(guī)范力。它深入藝術家的潛意識中,成為藝術創(chuàng)作中不自覺的模式。孫悟空的故事是一個小男孩健全人格發(fā)展的故事。
第六章
《獅子王》:男孩的獨立夢
《獅子王》是辛巴的故事,辛巴是主人公,是孫悟空,是兒子的代表,是兒童的代表。辛巴的故事就是一個兒童的夢。只有從對辛巴成長過程的分析中,我們才可能發(fā)現(xiàn)《獅子王》藝術力量的根源。
第七章
《紅樓夢》:賈寶玉的“護花神”情結
真正的“賈寶玉情結”也可以說成是“護花神”情結。正像他的雅號“怡紅公子”一樣,他活在這個世界上,一個很大的心理沖動就是要使女孩們快樂怡悅。
第八章
《安娜·卡列尼娜》:托爾斯泰的懺悔情結
一個作家用一生的主要作品寫一個相同的故事,寫一個相同的旋律,絕非偶然。他的作品在更深刻的意義上把男主人公對女性的傷害歸咎于社會,這種歸咎應該說是正當的邏輯。然而,正因為比這歸咎更深刻的潛意識是他的懺悔心理,才使得他對社會的批判具有如此痛切的強度。
第九章
叛逆人格:遺傳、文化與家庭環(huán)境
叛逆人格是特別值得注意的人格類型。有叛逆人格的人在社會生活各個領域都表現(xiàn)出叛逆的精神、叛逆的行為。他們對正統(tǒng)的社會秩序,思想秩序,科學、文學、藝術秩序,總是予以藐視和挑戰(zhàn),破壞和革命常常由這批人率先發(fā)起。
第十章
《漁夫和金魚的故事》:小金魚情結與漁夫妻子情結
每個人都在無止境地努力著,每個人都有一份“貪心”,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曾有過漁夫妻子的夢想,就連漁夫對妻子的夢想也并沒有拒絕。正因為這樣,漁夫與金魚的故事才可能觸動讀者的心靈。
第十一章
厄勒克特拉情結:戀父憎母的小女孩
當她們在一個又一個愛情的旋渦中打旋時,當她們走上一個又一個愛情的領獎臺去享受自己的勝利時,她們常常不清楚,她們不是為了愛而愛,而是為了勝利而愛。
第十二章
白雪公主情結與王后魔鏡情結
當女兒與母親特別是與繼母發(fā)生對立沖突時,父親常常是不存在的,或者存在也是無濟于事的。這隱喻地象征了一種家庭格局:缺乏父親影響的家庭格局。
第十三章
灰姑娘情結:絕望女孩的水晶鞋
灰姑娘這樣的女孩似乎平時膽小懦弱,然而,一旦給了她們機會,她們有可能掙脫自卑情結,表現(xiàn)出極為勇敢的追求。只要有了漂亮的馬車和衣裝,她們會勇敢地走向似乎與她們完全無緣的華麗舞會。
第十四章
海的女兒情結:過程本身就是人生的意義
小人魚為了浮出海面,進入人類社會,必須去掉自己的魚尾,化成兩條人腿。這是十分痛苦的蛻變。它不過表明一個處在社會底層的女孩要想走入上層社會,必須使自己發(fā)生根本性的變化,只有這樣才能被新的階層所接受。
第十五章
丑小鴨情結:在自卑中不屈地抗爭
丑小鴨情結特別容易在那些從小缺少家庭溫暖的孩子身上形成。然而,很多正常家庭環(huán)境下生長的孩子,也會產生丑小鴨情結。一些看來極簡單的原因,都可能是通往丑小鴨情結的通道。
第十六章
《飄》與郝思嘉情結:現(xiàn)代女性的叛逆闖蕩
《飄》如同一個現(xiàn)代版的“童話”,是很多現(xiàn)代女性的一個夢。在《飄》的故事中,女性讀者隨郝思嘉一起經歷了一次叛逆的闖蕩,并且沒有受到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