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情緒行為療法的基礎知識 001
Part1 部分 工作聯(lián)盟的相關事宜 011
1 運用工作聯(lián)盟的觀點 012
2 與來訪者之間的關系模式因人而異 015
3 改變治療影響的基礎 019
4 在治療過程中改變指導的程度 021
5 努力促進來訪者的學習 023
6 使用“挑戰(zhàn)性的,但并非壓倒性的”原則 026
7 建立反思進程 028
8 和來訪者使用共通的語言 030
9 保持目標導向的態(tài)度 032
10 引導來訪者做出有效改變的承諾 034
11 致力于態(tài)度的轉變,但也要準備好做出妥協(xié) 036
Part2 第二部分 教導事宜 039
12 鼓勵記錄并回顧治療過程 040
13 講解ABC模型,并說明它們在REBT中的作用 042
14 解釋治療干預并說明原理 044
15 注意來訪者的非言語和副言語行為 046
16 反復講解情緒責任原則 048
17 講解靈活/非的態(tài)度與僵化/的態(tài)度之間的所有區(qū)別 050
18 講解健康和不健康的消極情緒的區(qū)別 053
19 強調在學習新技能或改變環(huán)境之前處理情緒困擾的重要性 055
20 解釋僵化/的態(tài)度的認知后果以及將其帶入情境中對理解A的影響 057
21 講解如何預防復發(fā) 061
22 講解理性情緒行為自我治療的原則 063
Part3 第三部分 處理對REBT的誤解 065
23 引出并處理對于REBT理論的懷疑、保留和反對意見 066
24 即使是重大的逆境也不會造成情緒困擾 067
25 拋開指責,接受情緒的責任 070
26 他人亦無法逃避責任 072
27 REBT的ABC模型雖然簡單但不是簡單化 074
28 REBT不忽視過去 076
29 “接納”不同于“順從”和“自滿” 078
30 REBT并不忽視來訪者的情緒 080
31 REBT并不忽視治療關系 082
32 REBT對治療關系中的平等和不平等的立場 084
33 REBT并非對來訪者進行洗腦 086
34 解釋REBT在情緒和行為上的立場,但并不是規(guī)定感受和行動 088
35 情緒問題的解決有助于獨立解決實際問題 090
36 治療性對抗不同于過度對抗 092
37 REBT中的結構化不是把來訪者放到治療的束縛中 093
38 REBT并非只關心改變態(tài)度 094
39 REBT可以被調整 095
Part4 第四部分 技術問題 097
40 治療過程要有組織有結構 098
41 獲取足夠的信息以開展治療工作 101
42 行在正路上 103
43 選擇合適的問題 105
44 詢問問題的具體示例 108
45 始終專注于一個問題 110
46 慎重地使用提問 112
47 評估A時要特別謹慎 116
48 聚焦于核心的僵化/的態(tài)度 120
49 尋找隱藏在來訪者言行舉止中的僵化/的態(tài)度 123
50 檢查僵化/的態(tài)度時,警惕你的不敏感 125
51 評定改變的緣由 127
52 強化改變,而不是強化獲得贊許的需要 128
53 評估元心理困擾,并酌情處理 130
54 何時處理有問題的想法和態(tài)度,何時鼓勵他們用心接受 132
55 不斷重復 134
56 若有疑問就回到初的原則 135
57 靈活地結束治療 136
Part5 第五部分 鼓勵來訪者在改變中前行 139
58 誰的大腦應該承受壓力 140
59 鼓勵來訪者參與和產生改變相關的任務 142
60 使用各種各樣的自助表格 144
61 系統(tǒng)訓練來訪者使用REBT自助表格 149
62 與來訪者一起協(xié)商合適的作業(yè)任務 151
63 為不同治療目標安排不同的作業(yè) 153
64 在完成作業(yè)時,要理智地面對逆境 155
65 日常實踐 157
66 通過回顧作業(yè)開始新的治療會面 159
67 融會貫通 162
Part6 第六部分 辯證檢查 165
68 暫時假定A是真的 166
69 一次只檢查一個態(tài)度 168
70 基于選擇的態(tài)度評估與檢查模型 170
71 檢查態(tài)度時要牢記目標 174
72 檢查態(tài)度要全面 176
73 在檢查態(tài)度時要有意義、積極且堅持不懈 180
74 發(fā)現(xiàn)并實施有效的態(tài)度檢查技巧 183
75 建立并強化靈活/非的態(tài)度 188
76 鼓勵使用檢查態(tài)度的應對模型 190
77 鼓勵檢查他人僵化/的態(tài)度 192
78 避免過早或過遲的態(tài)度檢查 194
79 對逆境評估和態(tài)度檢查問題加以區(qū)分 196
80 促進來訪者在態(tài)度檢查中的過度學習 198
Part7 第七部分 解決改變中的阻礙 201
81 評估并解決改變中的阻礙 202
82 認識到雙方都會將僵化/的態(tài)帶到REBT中 206
83 評估并解決來訪者對于態(tài)度檢查策略的誤解 210
84 在形成新的靈活/非的態(tài)度時,提防那些不易察覺的阻礙 211
85 識別并解決完成作業(yè)的阻礙 213
Part8 第八部分 創(chuàng)造性Ⅰ:一般問題 217
86 正確應用轉介 218
87 靈活運用治療會面 220
88 以符合REBT理論的方式運用其他療法的技術 223
89 改變媒介而非信息 225
90 讓干預生動起來 228
91 創(chuàng)造新的REBT技術 230
92 充分利用治療前個人改變的經歷 232
Part9 第九部分 創(chuàng)造性Ⅱ:在一次會面治療中使用REBT 235
93 一次會面治療的性質和目的,良好的SST實踐和REBT的觀點 236
94 基于REBT的一次會面治療 244
Part10 第十部分 建立個人風格以及專業(yè)性 247
95 當心神經質的認同 248
96 定期尋求督導并參加REBT/CBT內部或外部的持續(xù)性專業(yè)發(fā)展活動 250
97 定期轉錄和評估治療過程 253
98 在生活中應用REBT 254
99 認真嚴肅地對待REBT,但不可過于迂腐 256
100 在治療和生活中形成自己的風格 259
參考文獻 261
專業(yè)名詞英中文對照表 269
譯后記 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