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貞獨掌天下文柄二十年,聲華意氣,籠蓋海內,是一位集合式、樞紐型的人物。然而因其著述繁富,“自古文集之富,未有過于世貞者”(《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傳世著作多達千余卷,且從未得到過系統的整理,再加上他的著述有的古奧艱澀,難以識讀,因而其作品整理難度頗大,是古籍文獻整理界一塊難啃的“硬骨頭”。一直以來,王氏著作的文獻整理都難以滿足學界的需要,本書的出版,正為學界的相關研究提供了一個可以信賴的定本?!稄m州山人四部稿》是王世貞前半生詩文著作的匯集,且經過王氏生前手定,可稱為其詩文創(chuàng)作與學術思想之代表與精華,也是其諸多著作中分量重的部分。經過十年的努力,《弇州山人四部稿》整理完成,成功面世,這對于認識王世貞在文學、史學、經學、子學、考據學、民俗學、藝術學諸方面的成就,把握其思想觀、人生觀、文學觀的變化及對當時和后世的影響,具有無可替代的意義。鑒于《弇州山人四部稿》之前未經系統整理,傳世版本散藏海內外諸家圖書館,整理者廣泛搜集中日韓美諸家圖書館的藏本,對比???,爬梳剔抉,辨析《四部稿》傳世的174卷、180卷、190卷等不同版本的異同源流,厘清了幾百年來館藏著錄不同、線索記載不清的諸版本之間的關系。中國國家圖書館、韓國國民大學圖書館所藏《四部稿》均為180卷,然而內容卻頗有差別:相較于國民大學藏本,國圖藏本中《藝苑卮言別錄》內容增加了6卷,達到19卷,并改名為《宛委余編》;而《皇明盛事述》3卷和《皇明異典述》3卷則被移出:這樣有增有出,全書總卷數雖保持不變,仍為180 卷,實際內容卻有很大調整,字詞上也多有改動。王世貞在《弇州山人續(xù)稿》中曾自述:在《四部稿》成書以后,又對之進行校正和增刪,訂正“魚豕之誤八百余字”,“增入說部六卷,所謂《卮言別集》者,易之曰《宛委余編》,而斥《盛事》《異典》別行之”。這段每讓人費解的文字,現在得到了文獻實證。整理者根據文獻證實了前人文字之后,又進一步判定國民大學藏本是《四部稿》的初刊本,國圖藏本正是王世貞在初刊本刊行后手定的校正本。校正本與初刊本相較,不僅有王世貞自我描述的部類上的調整,字詞上的改動,其實還有他沒有提到的篇目的增加,如《麻城穆侯均賦頌序》等3篇文章,即為初刊本所無。《四部稿》另有傳世通行之174卷本和上海圖書館藏190卷本,秉持文獻??钡脑瓌t,整理者經過比對后確認:174卷本《四部稿》,是在180卷校正本基礎上,刪掉了《燕語》和《野史家乘考誤》各3卷,成為后世通行之本。清修《四庫全書》收錄的也正是此通行的174 卷本,然多有刪改,有的刪改之處頗具學術眼光,顯示出其獨特價值?,F在上海圖書館所藏的190卷本,則是在通行的174卷基礎上,補入《史乘考誤》7卷、《盛事述》3卷、《異典述》5卷、《異事述》1卷而成?!稄m州山人四部稿》整理本的面世,不僅使得數百年來著錄記載卷數、線索不清的文本得到梳理證明,還解決了許多具體的困擾學界的問題。王世貞創(chuàng)作量大,作品用語古奧,常寫常改,文集版本復雜,??北?zhèn)?,難度極高,《弇州山人四部稿》整理工作的完成,不僅解決了明代文人文集整理的一大難題,也為解決相關疑問提供了工作途徑。目前學界對于明人別集,包括明代中后期前后七子的別集整理相對滯后,與清人別集整理的如火如荼相比,形成了鮮明的對照。在此背景下,《弇州山人四部稿》的整理出版,為學界提供了優(yōu)質的定本,為相關研究掃清了文獻障礙,這次整理工作的過程、發(fā)現和結果于其他學者也有借鑒意義。2022年12月24日舉行《弇州山人四部稿》新書發(fā)布會,十數名文學研究專家參與研討,對此書的整理出版給予肯定,《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文匯報》《中華讀書報》等報刊也實時報道了此書出版的信息和研討會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