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儒藏工程"是我國一項重大學術文化項目。《儒藏》收錄自先秦至清朝結束這一時段中,儒家經典及其注疏、儒家學者的著述和體現儒家思想文化發(fā)展的相關文獻,包括傳世文獻與出土文獻,盡量選用好的底本,按傳統(tǒng)的經、史、子、集四部分類法進行分類?!稓v代名臣奏議》,明成祖永樂十四年由黃淮、楊士奇等奉敕編著而成,收集了自商周至宋元歷代名臣學士向當朝帝王進言的奏、疏、議、札子、封事、策對等八千余條,內容涉及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各個方面,是中國從商朝到元朝的奏議匯編。全書分為君德、圣學、孝親、敬天、郊廟、法祖、儲嗣、宗室、經國、用人、選舉、考課、水利、賦役、御邊等六十多門,輯錄包括晏子、管仲、李斯、陳平、賈誼、諸葛亮、魏征、柳宗元、富弼、歐陽修、司馬光、王安石、王禹偁、辛棄疾、完顏素蘭等名臣奏疏。該書取材廣泛,舉凡歷代政治得失、典制沿革、用人賞罰,無不收錄。對于中國古代歷史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其中所收宋元名臣奏議約占全書的百分之七八十,且有上千篇奏議僅見于此書收錄,其學術價值尤高。據學者考證,有不少宋人無文集傳世,其奏議又未被其他文獻收錄,而僅收錄于《歷代名臣奏議》,有645篇之多;而有些宋人雖有文集傳世,但所收奏議不全,有相當數量的奏議又未被其他文獻收錄,而僅收錄于《歷代名臣奏議》,此類奏議有345篇?!稓v代名臣奏議》所收錄的奏議雖然大多見于文集或其他文獻,但《歷代名臣奏議》所收錄者時間較早,內容更為原始,更接近原貌。如現存近五百種宋人文集中,由清代四庫館臣輯自《永樂大典》而收入《四庫全書》者有120多種。《四庫全書》本宋人文集中許多奏議的文字由于避諱,多被清人刪改,而《歷代名臣奏議》所收則往往保留了原貌。在版本學上,《歷代名臣奏議》也具有很高的??眱r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