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 史學篇
談 20 世紀前半紀史學的幾個問題
20 世紀前期兩次關于“國學”與“國粹”“國故”的論辯
關于古史“層累說”的幾點認識
學術史視野下的社會史論戰(zhàn)
歷史語言研究所與“科學的東方學之正統(tǒng)在中國”
民國年間的幾種“歷史哲學”與歷史觀
第二編 史家篇
梁啟超的學術史與歷史研究法
王國維的杰出貢獻與學術影響
援庵先生學術三題
陳垣、陳寅恪學術比較
從“神交”到“握手言歡”:郭沫若與歷史語言研究所二十年
附:署名“鼎堂”的遺聞趣事
郭沫若與胡適:由認識東西文化的差異,到走那條道路的敵對
郭沫若與陳寅恪:“龍虎斗”與“馬牛風”
郭沫若與容庚:從“未知友”到“文字交”
郭沫若與田中慶太郎:“親若一家人”
尹達學術評傳
附:從尹達致傅斯年的一封信說起
第三編 論辯篇
“李杜并稱”與“揚杜抑李”——兼論郭沫若的李杜研究
郭沫若寫《李白與杜甫》的“苦心孤詣”
《李白出生于中亞碎葉》文中的資料并非從馮家昇那里得來
對“蘭亭論辯”的認識與思考
附錄 另一個版本的郭沫若(饒淑榮)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