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小說《吾血吾土》講述西南聯大學生趙廣陵及其數名同學于國家危亡之際棄筆從戎,參與抗戰(zhàn)但又在此后的歷史中命運沉浮的故事。本書從上世紀五十年代為起點,以1950、1957、1967、1975、1995為幾個重要的時間節(jié)點,讓主人翁在每個時間節(jié)點上交代清自己從前的一段歷史,一步一步向前還原自己的本來面目。“我們這代人,家國萬里,命運多舛。命里就不該有家。”z*ui令人感懷的是,主人公趙廣陵面對一次次的磨難,對理想、尊嚴、人性的堅持,尤其是改革開放之后,面對前來討要日軍骨骸的秋吉夫三等人,讓我們看到一個抗戰(zhàn)老兵、一代民族精英遙遠而偉岸的身影。趙廣陵與秋吉夫三的幾次交鋒無疑是兩人四十年后的又一次“戰(zhàn)爭”,只不過這場戰(zhàn)爭沒有硝yan,但它關乎民族尊嚴。范穩(wěn)筆下的人物與歷史搏擊,真切、慘烈、悲愴,卻也無比堅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