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緒論 1
一、研究意義 1
二、研究現狀述評 2
三、主要內容和框架 14
四、研究方法 15
**章 博物館建設語境 16
**節(jié) 國家政治文化體系重建 16
一、新的政治文化認同建構 16
二、中西文化關系調整 19
三、古今文化關系變革 21
第二節(jié) 中蘇政治文化關系 23
一、中蘇政治文化關系變化 23
二、中蘇博物館文化交流與互動 25
第三節(jié) 博物館與“人民觀” 30
一、博物館“人民觀”的確立 30
二、博物館具象化“人民觀”的現實困境 33
三、博物館“人民觀”的意義 35
小結:中西、古今之間 39
第二章 留存博物館改造 41
**節(jié) 留存博物館的接收與初步處置 41
一、留存博物館的接收概況 41
二、留存博物館的初步處置 49
第二節(jié) 博物館社會主義改造 68
一、社會主義國家博物館改造 69
二、博物館的體制性改造 70
三、博物館陳列理念變革和從業(yè)者隊伍整頓 75
第三節(jié) 故宮博物院的革命性改造(1949—1961 年) 80
一、1949 年后故宮博物院改造問題的提出和初步處置 80
二、故宮博物院的改造定位和目標 83
三、故宮博物院空間、陳列模式和收藏體系的調整 88
四、故宮博物院革命性改造的意義 92
第四節(jié) 留存省立博物館的改造 95
一、河南省博物館的改造與重組(1948—1961 年) 95
二、陜西省博物館的改造與重組(1949—1966 年) 100
小結:博物館性質之變 106
第三章 博物館新建設 108
**節(jié) 博物館建設規(guī)劃 108
一、全國博物館建設政策方針 108
二、各大區(qū)早期博物館建設規(guī)劃 112
第二節(jié) 中央級及大區(qū)級博物館建設 119
一、中央級博物館建設 119
二、大區(qū)級博物館建設 124
第三節(jié) 省市級博物館建設 132
一、省級博物館建設 133
二、地市級博物館建設 158
第四節(jié) 縣域博物館建設 172
一、“縣縣辦博物館”活動 172
二、縣域博物館特點 179
小結:博物館建設歷史脈絡 182
第四章 博物館類型 186
**節(jié) 博物館類型劃分 186
一、中央文化部博物館類型劃分 186
二、地方博物館類型劃分 188
第二節(jié) 地志博物館與地方文化 191
一、地志博物館定位 191
二、地志博物館與傳統(tǒng)地方志文化 192
三、地志博物館中“地方性”表達 195
四、地志博物館中的社建部 198
第三節(jié) 革命紀念性博物館與中國共產黨政治文化認同策略 202
一、“革命文物”概念的內涵建構和博物館化 203
二、革命紀念性博物館建設 206
三、中國共產黨革命傳統(tǒng)與愛國主義教育同構策略 211
小結:博物館類型構成及特色 215
第五章 博物館陳列展覽與教育 217
**節(jié) 博物館陳列展覽原則與模式 217
一、博物館陳列展覽原則 217
二、主要陳列展覽模式 222
三、呈現人物形象:以女英雄為例 237
第二節(jié) 安徽省博物館陳列展覽(1953—1966 年) 239
一、常設陳列 240
二、臨時展覽 242
三、意義和影響 244
第三節(jié) 博物館出國展覽與中國新形象表達(1950—1966 年) 244
一、早期國外博物館呈現的中國形象與國人反觀 245
二、博物館出國展覽的中國新形象表達 246
三、博物館出國展覽的影響 249
第四節(jié) 博物館教育理念與實踐 252
一、為廣大人民服務——博物館教育理念 253
二、博物館教育實踐 255
小結:博物館觀眾構成及人數變化 257
第六章 博物館從業(yè)者與專業(yè)理論探索 259
**節(jié) 博物館從業(yè)者群體 259
一、博物館從業(yè)者整體概況 259
二、留用博物館從業(yè)者群體 262
三、1949 年后新入職博物館從業(yè)者群體 265
四、博物館從業(yè)者培養(yǎng)途徑 272
第二節(jié) 博物館女性從業(yè)者群體 280
一、博物館女性從業(yè)者群體構成 280
二、社會意義 284
第三節(jié) 博物館專業(yè)理論探索 286
一、博物館基本性質和功能討論 286
二、主要學術刊物 289
小結:探索中國博物館建設之路 291
結語 294
參考文獻 296
附錄一 1948—1966 年中國博物館大事記 312
附錄二 1959 年9 月23 日中央文物局頒布《全國博物館名單》 316
附錄三 1966 年全國博物館名錄 320
附錄四 新中國成立初期博物館館舍與歷史建筑一覽 333
后記 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