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種具有慢性特征的慢性支氣管炎和(或)肺氣腫,可進一步發(fā)展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見慢性疾病。本書作者在2016版和2019版的基礎上,補充并新增了該病的進展和看法,內容更加的系統(tǒng)、全面,為該病的科學普及和臨床診療提供了系列參考,觀點也更加的鮮明、突出,是一本對臨床醫(yī)生和科研工作者極具參考意義的著作??v觀 2022—2023 年 GOLD,結合國內慢阻肺防治工作的進 展,私以為慢阻肺防控領域至少還存在以下幾個問題,需要進一 步探討。 (1)穩(wěn)定期慢阻肺病情評估依舊根據臨床癥狀多少和既往 發(fā)生急性加重的頻率,將患者分為 ABE 3 個組,這種分組只是停 留在臨床癥狀的表面,沒有涉及疾病本質,更談不上臨床表型。 我認為至少可以將患者分為支氣管炎型和肺氣腫兩種表型,因為 這兩種表型的患者的病因、發(fā)病機制、臨床特點是不同的,因而 治療策略也應有所區(qū)別。 (2)穩(wěn)定期慢阻肺患者治療的原則和方法。穩(wěn)定期慢阻肺 患者的藥物治療目前主要是 LABA LAMA ICS,雙支擴主要的 藥理作用是舒張支氣管平滑肌、減輕呼吸困難和提高生活質量, LAMA 還可以調整副交感神經功能亢進、抑制黏液腺分泌,而 ICS 只適用于部分嗜酸粒細胞增多患者,對于大部分中性粒細胞 增多性患者是無效的。同時,還應看到 ICS 只能短時間抑制粒細 胞炎癥,不能從根本上消除氣道炎癥。因此,目前穩(wěn)定期患者的 藥物治療效果有限,缺乏治本措施。(3)慢阻肺的合并癥。到目前為止研究仍舊停留在介紹慢 阻肺可能合并的各種合并癥,沒有進一步研究如何將各種合并癥 納入到總體病情評估之中,即慢阻肺的病情評估與合并癥的存在 仍舊是兩張皮,互不相干。更重要的是,沒有深入研究各種合并 癥對于慢阻肺疾病發(fā)展和預后的影響。前不久我們曾就慢阻肺的 合并癥與呼吸衰竭發(fā)生問題進行了初步研究,結果提示這是一個 極為復雜,但是又是十分重要的問題,需要投入更大的人力進行 探討。 (4)我認為把大量人力、物力用于慢阻肺的處理,不如下 功夫深入研究慢阻肺的上游防控問題。慢阻肺的定義本身就是把 我們置于一個兩難的尷尬境地,因為慢阻肺的定義明確規(guī)定其為 氣流不可逆性的疾病,所以即使我們用盡了各種措施,最后的結 果充其量只能改善癥狀,減少急性發(fā)作的頻率,提高患者的生命 質量,不可能從根本上逆轉疾病發(fā)展進程和預后。與其這樣,不 如下決心把主要精力用到疾病發(fā)生發(fā)展的上游階段,即氣流受限 還處于可逆階段,通過控煙、改善大氣質量,做好兒童時期呼吸 道疾病的防控,提高機體免疫力,特別是做好急慢性支氣管炎的 防控,努力使疾病不發(fā)展為氣流受限不可逆狀態(tài),這方為上策。 至于目前討論的慢阻肺早期診斷雖然有一定臨床意義,但是從根 本上講,也不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