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無人機起飛與回收方式概述
1.1 起飛方式
1.1.1 地面滑跑起飛
1.1.2 艦面彈射起飛
1.1.3 空中投放
1.1.4 動能彈射起飛
1.1.5 車載起飛
1.1.6 垂直起飛
1.1.7 “側臂”共軌式發(fā)射
1.1.8 其他起飛方式
1.2 回收方式
1.2.1 地面滑跑著陸
1.2.2 艦面攔阻回收
1.2.3 垂直降落
1.2.4 傘降回收
1.2.5 掛接回收
1.2.6 “側臂”共軌式回收
1.3 質量與適航
1.3.1 概述
1.3.2 國內現有無人機起飛與回收相關標準介紹
1.3.3 無人機系統適航
參考文獻
2 地面滑跑起飛著陸
2.1 起飛/著陸距離分析
2.2 傳感器與余度配置
2.2.1 傳感器介紹
2.2.2 傳感器余度技術
2.3 控制律設計
2.3.1 地面非線性模型設計
2.3.2 無人機地面模型簡介
2.3.3 無人機起飛過程受力分析
2.3.4 自主起飛控制方案設計
2.3.5 自主起飛控制律設計
2.3.6 自主著陸控制方案
2.3.7 自主著陸控制律設計
2.4 安全性設計
2.4.1 地面滑跑性能
2.4.2 滑行操縱性能計算
2.4.3 地面滑跑的安全性設計
2.5 起飛與回收過程中的應急處置
2.5.1 人機權限及故障處置原則
2.5.2 故障分級原則
2.5.3 起降階段典型故障及處置
參考文獻
3 艦面彈射起飛與攔阻回收
3.1 艦面彈射起飛
3.1.1 概述
3.1.2 彈射適配性
3.1.3 彈射起飛控制技術
3.1.4 彈射流程
3.2 著艦引導及攔阻回收
3.2.1 概述
3.2.2 攔阻適配性
3.2.3 著艦引導控制技術
3.2.4 攔阻回收流程
3.3 安全性設計
3.3.1 起飛性能因素
3.3.2 機械接口適配因素
3.3.3 環(huán)境因素
參考文獻
4 垂直起飛與降落
5 空中投放
6 動能彈射起飛
7 車載起飛
8 傘降回收
9 掛接回收
10 “側臂”共軌式發(fā)射/回收一體化系統
11 結束語
縮略語表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