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李學勤(1933—2019)著名歷史學家、考古學家、古文字學家、古文獻學家和教育家,被學術界譽為“百科全書式的學者”。曾擔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所長、“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科學家與專家組組長、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主任、中國先秦史學會理事長和名譽理事長。1997年當選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2018年被聘為清華大學首批文科資深教授。2013年獲首屆“漢語人文學術寫作終身成就獎”和“孔子文化獎”,2014年獲首屆國學大典“全球華人國學獎終身成就獎”,2015年獲第四屆“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長期致力于中國古代文明的研究,在甲骨學研究、青銅器研究、戰(zhàn)國文字研究、簡帛學研究等多學科領域都做出了開創(chuàng)性的貢獻,提出了“重新估價中國古代文明”“走出疑古時代”等學術主張,引領和推進了中國古代史、考古學、古文字學等多學科的發(fā)展。出版了《殷代地理簡論》《東周與秦代文明》《古文字學初階》《新出青銅器研究》《比較考古學隨筆》《走出疑古時代》《簡帛佚籍與學術史》《重寫學術史》《中國古史尋證》《中國古代文明研究》《清華簡及古代文明》等學術著作40多部。主編郭志坤出版家,歷史學家,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享受國務院頒發(fā)的政府特殊津貼,被出版界稱為“學者型編輯”。曾擔任文匯出版社和上海人民出版社總編輯,榮獲首屆上海出版人金獎和“全國百佳出版工作者”稱號。策劃了《中國通史》(白壽彝總主編)和“中國斷代史系列”叢書,主編了《賢哲自述叢書》《香港全紀錄》《澳門全紀錄》,并著有《秦始皇大傳》、《隋煬帝大傳》、《荀學論稿》、《成語里的中國通史》(與陳雪良合著)、《提問諸子叢書》(與陳雪良合著)等。張德文,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本科畢業(yè)后,赴美留學,在紐約州立大學以博士論文《現代婦女的形成:抗日戰(zhàn)爭中的中國民族婦女》獲歷史學博士學位,現任教于倫道夫·梅肯學院。主要講授中國通史、東亞文明史,以及中國婦女、婚姻、家庭史,曾參加多部有關中國歷史著作的英文翻譯工作。陳雪良,畢業(yè)于華東師范大學歷史學系,副編審。著有《司馬遷人格論》、《中華遠古文明之謎》、《作者對我說》、《成語里的中國通史》(與郭志坤合著)、《提問諸子叢書》(與郭志坤合著),以及歷史人文小品集《生命·事業(yè)·未來》《立志·修身·讀書》《交友·處世·做人》等。孫英剛,北京大學歷史學碩士,普林斯頓大學哲學博士,現為浙江大學歷史學院長聘教授、常務副院長,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教育bu青年長江學者,兼任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副會長、中國唐史學會理事、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理事。主要從事中古史、佛教史、絲綢之路的研究。出版了《神文時代:讖緯、術數與中古政治研究》《犍陀羅文明史》《隋唐五代史》等多部學術著作,在《歷史研究》《中國史研究》《世界宗教研究》等學術刊物發(fā)表論文100余篇。還曾多次受邀到歐洲、美國、日本、中國臺灣等地的高校和科研機構訪學或執(zhí)教。余蔚,1974年生,浙江寧波人。2004年畢業(yè)于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獲歷史學博士學位?,F任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宋史學會理事,以宋遼金史、歷史政治地理為主要研究方向。出版有《中國古代地方行政監(jiān)察體系運作機制研究》《中國行政區(qū)劃通史•遼金卷》等。溫海清,1979年生,江西寧都人。2008年獲復旦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現任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以蒙元史為主要研究方向。著有《畫境中州:金元之際華北行政建置考》《元史》,譯有《逝去的大帝國:蒙古帝國》、《成吉思汗與今日世界之形成》(第一譯者)。先后在《中國史研究》《史學史研究》《史林》《文獻》《復旦學報》等核心期刊發(fā)表學術論文二十多篇。張海英,歷史學博士,現為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明清史、中國古代經濟史、經濟思想史等領域的研究工作,并在歷史學系講授《中國古代史》《明清史》等課程。已出版《明清江南商品流通與市場體系》等學術專著。在《歷史研究》《中國經濟史研究》《中國社會科學(英文版)》《學術月刊》《社會科學》等雜志上發(fā)表學術論文多篇。馮賢亮,浙江嘉善人,2001年獲復旦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先后任教于華東師范大學歷史學系和復旦大學歷史學系,現為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從事明清史、江南地區(qū)史、中國社會經濟史、災害社會史和社會文化史等方面的教學與研究。主要成果:出版《明清江南地區(qū)的環(huán)境變動與社會控制》《歲時節(jié)令:中國古代節(jié)日文化》《太湖平原的環(huán)境刻畫與城鄉(xiāng)變遷(1368-1912)》《近世浙西的環(huán)境、水利與社會》《河山有誓:明清之際江南士人的生活世界》《明清江南的州縣行政與地方社會研究》《近世江南的城鄉(xiāng)社會》《印象·中國歷史.明朝卷:政治脈動中的紳士社會》等著作。在海內外學術刊物上發(fā)表明清以來江南區(qū)域社會史、環(huán)境社會史、災害史、社會文化史等方面的學術論文八十余篇。曾獲第二屆中國出版政府獎(2010)、第十一屆“上海圖書獎”(2010)、教育bu“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2011)等多項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