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是漢代出現(xiàn)的一個概念。漢人眼里的古文是五帝三王所用的文字,是圣人孔子所用的文字。漢人所謂古文,今日所見材料大致包括《說文》古文、三體石經古文和漢代經注中的古文,《汗簡》和《古文四聲韻》所引也有一些不見于《說文》和今存三體石經而可信為傳自漢代的古文。《漢人所謂古文之研究》逐字考察了上述材料中的古文,并與出土文獻作對比分析,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認為漢人所謂古文可以分成兩部分,其大部分是六國文字,小部分是非六國文字。屬于六國文字的古文的主體是戰(zhàn)國齊系文字中的魯文字,同時含有戰(zhàn)國晉系文字和楚文字的成分。非六國文字成分中,有少量西周銅器銘文中的字形,有漢代小學家考定為古文的字形,甚至有編造拼湊的字形。本書共分五章,緒論之外,第二至四章分“《說文》、石經古文”“漢代經注中的古文”“《汗簡》《古文四聲韻》中的古文”逐字考察古文字形或用法,第五章分析漢人所謂古文的性質。書末并附單字索引。本書材料豐富,考辨詳確,對于了解漢人所謂古文的性質、相關古文的字形及用法、古文經的流傳方式、三體石經古文的來源、《汗簡》和《古文四聲韻》的價值等問題均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