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教育/教材/教輔教育教育學理論描述性學生評價論

描述性學生評價論

描述性學生評價論

定 價:¥28.00

作 者: 李樹培
出版社: 山東教育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32870998 出版時間: 2012-03-01 包裝:
開本: 16開 頁數: 205 字數:  

內容簡介

  《描述性學術評價論》所提出的描述性學生評價是對分數評價等量化評價的一種有力補充,著重從整體的人的視野來關注學生,關注那些學校教育里常被忽略而實際上對學生的成長來說非常重要的不可測量的東西,比如思維習慣、興趣愛好、自我意識、身體狀態(tài)、與他人的關系等?!睹枋鲂詫W生評價論》主體部分共分為7章,分別探討了描述性學生評價的意蘊、理論基礎、歷史發(fā)展、當代思想發(fā)展、內容指向、實踐樣態(tài)、困境與突圍等問題。

作者簡介

暫缺《描述性學生評價論》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導論
一、描述性學生評價:實踐體驗與理論研究的共同召喚
二、描述性學生評價:研究內容、意義與取向
三、描述性學生評價:思路與框架
第一章 描述性學生評價的意蘊
第一節(jié) 描述性學生評價的內涵辨析
第二節(jié) 描述性學生評價的多維視野
一、哲學:意義與價值
二、心理學:測量與診斷
三、社會學:知識與權力
第三節(jié) 描述性學生評價的要素分析
一、評價目的:完滿生活
二、評價方式:描述、對話、解釋與理解
三、評價內容:整體的學生
四、評價主體:自我的確立
第四節(jié) 描述性學生評價的價值與意義
一、有助于理解學生的整體人格
二、有利于提升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
三、有益于營造溫潤的評價文化
第二章 描述性學生評價的理論基礎
第一節(jié) 現象學:看與描述
第二節(jié) 解釋學:解釋與理解
第三節(jié) 生存論:自我成全
第三章 描述性學生評價的歷史發(fā)展
第一節(jié) 描述性學生評價在西方的演化
一、萌芽時期
二、點綴時期
三、遮蔽時期
四、彰顯時期
第二節(jié) 描述性學生評價在中國的發(fā)展
一、科舉之前
二、科舉時期
三、科舉之后
第四章 描述性學生評價思想的當代發(fā)展
第一節(jié) 自傳課程理論中的描述性學生評價思想
第二節(jié) 美學課程理論中的描述性學生評價思想
一、瑪克辛格林:廣泛的覺醒
二、艾斯納:教育批評與教育鑒賞
第三節(jié) 現象學課程理論中的描述性學生評價思想
一、范梅南:教育機智與現象學寫作
二、達克沃斯:傾聽學習者解釋
三、卡利尼:描述性評論
第五章 描述性學生評價的內容指向
第一節(jié) 分數評價的局限性:從一份小學生數學試卷說起
第二節(jié) 描述性學生評價的內容指向:不可測量之物
一、思維習慣
二、興趣和好奇心
三、自我意識
四、與他人的關系
五、性格傾向
六、身體狀態(tài)
第六章 描述性學生評價的實踐樣態(tài)
第一節(jié) 重新理解學生評價
第二節(jié) 一種新的評價視角:觀察、傾聽、描述、理解
一、觀察與傾聽
二、描述與理解
第三節(jié) 一種可供參考的描述性評價框架
第四節(jié) 描述性學生評價的案例研究
一、根深蒂固的“偏見”
二、重新發(fā)現分類習慣視野中的三個學生
三、十字路口的困惑
第七章 描述性學生評價的困境與突圍
第一節(jié) 描述性學生評價的困境
一、與現有評價機制的背離
二、教師角色與文化的掙扎
三、家校合作與溝通的缺失
第二節(jié) 描述性學生評價的突圍
一、賦予評價更大空間
二、提高教師評價能力
三、形成教師之間、家校之間、師生之間的合力
結語 以一種激情開始
附錄一
附錄二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