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價:¥48.00
作 者: | 魯桂華 |
出版社: | 中國法制出版社 |
叢編項: | "八五"普法用書 法官說法 |
標 簽: | 暫缺 |
ISBN: | 9787521619348 | 出版時間: | 2021-06-01 | 包裝: | |
開本: | 16開 | 頁數(shù): | 208 | 字數(shù): |
第一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案例?
企業(yè)領導監(jiān)督管理過失刑事責任的認定/ 003
案情回顧/ 003
(一)“3·29”特大液氯泄漏案/ 003
(二)審理過程/ 004
法理分析/ 005
(一)監(jiān)督管理過失的含義及認定/ 005
(二)監(jiān)督管理過失的發(fā)展沿革/ 006
(三)處罰根據——與事故發(fā)生的間接因果關系/ 007
知識拓展/ 008
(一)監(jiān)督管理過失責任在我國的司法應用/ 008
(二)監(jiān)督管理過失可能涉及哪些人?/ 008
(三)監(jiān)督管理過失可能涉及哪些罪名?/ 009
普法提示/ 009
(一)不斷增強責任意識/ 009
(二)認真學習業(yè)務知識/ 010
(三)深入加強企業(yè)各項制度建設/ 010
(四)切實做好企業(yè)人員管理/ 011
第二章 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
案例一?
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的罪與罰/ 015
案情回顧/ 015
(一)基本案情/ 015
(二)審理過程/ 016
法理分析/ 017
(一)同樣是生產銷售產品不合格,為何有的定非法經營罪,有的定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 017
(二)本案定非法經營罪的,為何不能認定為情節(jié)特別嚴重?/ 018
知識拓展/ 018
(一)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的立法過程/ 018
(二)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的定罪條件和標準/ 019
(三)量刑標準/ 020
(四)罪數(shù)、未遂、共犯/ 022
普法提示/ 023
(一)刑法的禁止性規(guī)定/ 023
(二)預防犯罪提示/ 024
案例二?
生產、銷售假藥的罪與罰/ 025
案情回顧/ 025
(一)基本案情/ 025
(二)審理過程/ 025
法理分析/ 026
(一)藥品/ 026
(二)假藥/ 026
(三)本罪的構成要件/ 027
知識拓展/ 028
(一)本罪的歷史沿革/ 028
(二)本罪的處罰/ 030
(三)本罪與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的區(qū)別/ 031
普法提示/ 032
案例三?
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的罪與罰/ 033
案情回顧/ 033
法理分析/ 034
知識拓展/ 036
(一)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的既遂、未遂標準問題/ 036
(二)賄賂與饋贈的界限/ 036
(三)非國家工作人員與國家工作人員共同收受他人財物的處理/ 037
普法提示/ 037
(一)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的主體范圍/ 037
(二)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與非罪的界限/ 037
(三)區(qū)分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與受賄罪的界限/ 038
(四)民營企業(yè)如何防止工作人員權錢交易?/ 038
案例四?
騙取貸款的罪與罰/ 039
案情回顧/ 039
(一)基本案情/ 039
(二)審理過程/ 039
法理分析/ 040
知識拓展/ 041
(一)騙取貸款罪的立法沿革/ 041
(二)騙取小額貸款公司貸款的定性/ 041
(三)騙取貸款罪與其他相關犯罪的關系/ 042
普法提示/ 043
(一)錯誤觀念之一:企業(yè)騙取貸款僅需負責人承擔責任/ 044
(二)錯誤觀念之二:有銀行內部人員做內應一概不構成騙取貸款罪/ 044
案例五?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罪與罰/ 046
案情回顧/ 046
(一)基本案情/ 046
(二)審理過程/ 047
法理分析/ 048
(一)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的金融管理制度/ 048
(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非法向社會公開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的行為/ 049
(三)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主體包括自然人和單位/ 050
(四)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主觀方面為直接故意/ 051
知識拓展/ 051
(一)立法沿革/ 051
(二)向親友或者單位內部人員吸收資金是否計入犯罪數(shù)額?/ 052
(三)案發(fā)前已歸還的本金是否計入犯罪數(shù)額?/ 053
(四)案發(fā)前已支付的利息是否計入犯罪數(shù)額?/ 054
(五)續(xù)借行為的數(shù)額認定/ 054
普法提示/ 055
案例六?
內幕交易、泄露內幕信息的罪與罰/ 057
案情回顧/ 057
法理分析/ 058
(一)犯罪主體/ 059
(二)犯罪的主觀方面/ 059
(三)犯罪客體/ 059
(四)犯罪的客觀方面/ 060
知識拓展/ 061
(一)內幕信息的認定/ 061
(二)內幕交易、泄露內幕信息罪相關人員的認定/ 063
普法提示/ 064
(一)企業(yè)應加強內部控制和管理,降低內幕信息泄露的風險/ 064
(二)個人應恪守法律和道德底線,自覺抵制不法利益的侵蝕/ 065
案例七?
違法運用資金被追究刑事責任/ 066
案情回顧/ 066
法理分析/ 069
(一)情節(jié)嚴重是違法運用資金罪的基本犯/ 070
(二)陳某、王某的涉案行為系情節(jié)嚴重/ 070
(三)陳某、王某的涉案行為不宜認定為情節(jié)特別嚴重/ 071
(四)
關于對陳某、王某、胡某的刑事追訴與原保監(jiān)會行政處罰之間的關系問題/ 072
知識拓展/ 072
(一)違法運用資金罪的犯罪客體/ 072
(二)違法運用資金罪的犯罪客觀方面/ 072
(三)違法運用資金罪的犯罪主體/ 073
(四)違法運用資金罪的犯罪主觀方面/ 073
普法提示/ 074
(一)加強人員培訓教育/ 074
(二)強化行政部門監(jiān)管作用/ 074
案例八?
集資詐騙的罪與罰/ 075
案情回顧/ 075
(一)基本案情/ 075
(二)審理過程/ 076
法理分析/ 076
(一)自然人犯罪與單位犯罪的區(qū)分/ 076
(二)集資詐騙罪與詐騙罪的區(qū)分/ 077
(三)集資詐騙罪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區(qū)分/ 078
知識拓展/ 079
(一)集資詐騙罪犯罪數(shù)額標準和刑檔修正/ 079
(二)集資詐騙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可通過共犯形式并存/ 080
(三)非法集資共同犯罪的處理中堅持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 080
普法提示/ 081
(一)不得違反誠實守信原則/ 081
(二)不得面向公眾吸收資金/ 081
(三)不得將融資款用于個人及家庭支出/ 081
案例九?
騙取運費險是否構成犯罪? / 083
案情回顧/ 083
(一)基本案情/ 083
(二)審理過程/ 084
法理分析/ 085
(一)保險詐騙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的保險制度和公共財產的所有權/ 086
(二)保險詐騙罪的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違反保險法規(guī)定,通過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保險金,數(shù)額較大的行為/ 086
(三)保險詐騙罪的主體為特殊主體,即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 087
(四)保險詐騙罪的主觀方面為直接故意,并且要求行為人具有非法占有保險金的目的/ 088
知識拓展/ 088
(一)不當?shù)美幕竞x/ 089
(二)不當?shù)美诿袷屡c刑事之間的重合與交叉/ 090
(三)不當?shù)美诿袷仑熑闻c刑事責任并存時的處理原則/ 091
普法提示/ 091
案例十?
逃稅的罪與罰/ 093
案情回顧/ 093
(一)基本案情/ 093
(二)審理過程/ 093
法理分析/ 094
知識拓展/ 095
(一)逃稅罪的立法過程/ 095
(二)逃稅罪的定罪條件和標準/ 096
(三)量刑標準/ 098
(四)追繳稅款問題/ 099
(五)逃稅罪與騙取出口退稅罪的區(qū)別/ 099
普法提示/ 100
(一)刑法的禁止性規(guī)定/ 100
(二)預防犯罪提示/ 100
案例十一?
虛開增值稅專用發(fā)票需承擔刑事責任/ 101
案情回顧/ 101
法理分析/ 102
(一)行為界定/ 102
(二)數(shù)額認定/ 103
知識拓展/ 104
(一)立法沿革/ 104
(二)理論辨析/ 105
普法提示/ 106
(一)企業(yè)提高防范意識/ 106
(二)強化監(jiān)督職能/ 106
(三)加強稅法宣傳/ 107
案例十二?
侵犯商業(yè)秘密的罪與罰/ 108
案情回顧/ 108
(一)基本案情/ 108
(二)審理過程/ 108
法理分析/ 109
知識拓展/ 110
(一)立法沿革/ 110
(二)侵犯商業(yè)秘密罪造成損失的計算方法/ 111
(三)侵犯商業(yè)秘密罪與其他相關犯罪的關系/ 113
普法提示/ 114
(一)侵犯商業(yè)秘密罪的常見抗辯/ 114
(二)被侵害人的救濟手段/ 115
(三)預防犯罪提示/ 116
案例十三?
虛假廣告的罪與罰/ 118
案情回顧/ 118
法理分析/ 119
(一)犯罪主體/ 119
(二)犯罪的主觀方面/ 120
(三)犯罪客體/ 120
(四)犯罪的客觀方面/ 120
知識拓展/ 121
(一)虛假廣告罪的立法沿革/ 121
(二)關于虛假廣告的規(guī)定/ 121
(三)關于情節(jié)嚴重的規(guī)定/ 122
普法提示/ 122
案例十四?
單位犯合同詐騙罪的定罪量刑與預防/ 124
案情回顧/ 124
法理分析/ 126
(一)犯罪主體/ 127
(二)犯罪主觀要件/ 127
(三)犯罪客體/ 127
(四)犯罪客觀要件/ 127
知識拓展/ 128
(一)合同詐騙與民事欺詐的區(qū)別/ 128
(二)合同詐騙罪中的“合同”范圍/ 129
(三)單位犯合同詐騙罪的處罰/ 129
普法提示/ 130
案例十五?
非法經營的罪與罰/ 132
案情回顧/ 132
(一)基本案情/ 132
(二)審理過程/ 132
法理分析/ 132
知識拓展/ 133
(一)違反國家規(guī)定/ 133
(二)非法經營的類型/ 134
普法提示/ 138
第三章 侵犯財產罪
案例一?
詐騙的罪與罰/ 141
案情回顧/ 141
(一)基本案情/ 141
(二)審理過程/ 142
法理分析/ 142
(一)詐騙罪之主客觀要件/ 142
(二)犯罪情節(jié)是詐騙罪重要的量刑標準/ 143
(三)詐騙罪與招搖撞騙罪競合的處理/ 144
知識拓展/ 144
普法提示/ 146
案例二?
職務侵占的罪與罰/ 149
案情回顧/ 149
法理分析/ 150
知識拓展/ 151
(一)職務侵占罪的既遂未遂標準問題/ 151
(二)職務侵占罪與其他相關犯罪的關系/ 152
普法提示/ 153
(一)職務侵占罪的常見抗辯/ 153
(二)被侵害公司的救濟手段/ 153
案例三?
挪用資金的罪與罰/ 155
案情回顧/ 155
(一)基本案情/ 155
(二)審理結果/ 155
法理分析/ 155
知識拓展/ 158
(一)挪用資金罪的既遂未遂標準問題/ 158
(二)挪用資金罪與其他相關犯罪的關系/ 158
普法提示/ 159
(一)挪用資金犯罪中的主要抗辯理由/ 159
(二)被侵害公司的救濟手段/ 160
案例四?
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的罪與罰/ 162
案情回顧/ 162
(一)基本案情/ 162
(二)審理過程/ 162
法理分析/ 163
知識拓展/ 164
(一)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的立法過程/ 164
(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的定罪條件和標準/ 164
(三)量刑標準/ 166
普法提示/ 168
(一)刑法的禁止性規(guī)定/ 168
(二)預防犯罪提示/ 169
第四章 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
案例?
污染環(huán)境的罪與罰/ 173
案情回顧/ 173
(一)基本案情/ 173
(二)審理過程/ 174
法理分析/ 175
(一)恒創(chuàng)公司將屬于危險廢物的鐵塊銷售給無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國明分公司的行為構成污染環(huán)境罪/ 175
(二)國明分公司的犯罪行為構成單位犯罪/ 176
知識拓展/ 177
(一)污染環(huán)境罪的立法過程/ 177
(二)污染環(huán)境罪的定罪條件和標準/ 178
(三)量刑標準/ 183
(四)罪數(shù)、共犯及與他罪的區(qū)別/ 186
普法提示/ 187
(一)刑法的禁止性規(guī)定/ 187
(二)預防犯罪提示/ 187
第五章 貪污賄賂罪
案例一?
如何區(qū)分“人情往來”“感情投資”與行賄/ 191
案情回顧/ 191
(一)“算命”商人的長線投資/ 191
(二)審理過程/ 192
法理分析/ 192
(一)爭議焦點——王某偉是否利用職權為他人謀利/ 192
(二)法律沿革——利用職權謀利行為認定標準的變化/ 193
(三)理論辨析/ 194
知識拓展/ 195
(一)正當人情往來的認定標準/ 195
(二)民營企業(yè)要敢于拒絕變相索賄/ 196
普法提示/ 197
(一)嚴格依法經營,不謀求不合法、不合理利益/ 198
(二)面對“吃拿卡要”的索賄官員,善于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198
(三)家屬親友是國家工作人員的,財物往來應注意避嫌/ 198
(四)發(fā)揮法務部門職能,全面評估法律風險/ 198
案例二?
單位行賄的罪與罰/ 200
案情回顧/ 200
(一)基本案情/ 200
(二)審理過程/ 201
法理分析/ 201
(一)虹口支公司的行為構成單位行賄罪/ 201
(二)吳某的行為構成單位行賄罪/ 204
(三)虹口支公司及吳某應承擔刑事責任/ 205
知識拓展/ 205
(一)單位行賄罪中不正當利益的認定/ 205
(二)單位行賄罪的表現(xiàn)形式/ 206
(三)單位行賄罪與行賄罪的區(qū)別/ 206
(四)單位行賄罪的刑事責任及處罰/ 207
普法提示/ 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