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 價:¥78.00
| 作 者: | 楊道立 | 
| 出版社: | 大連出版社 | 
| 叢編項: | |
| 標 簽: | 暫缺 | 
| ISBN: | 9787550516700 | 出版時間: | 2021-03-01 | 包裝: | 精裝 | 
| 開本: | 32開 | 頁數(shù): | 字數(shù): | 
001 自 序 春鳥秋蟲自發(fā)聲
001 輯 舞臺劇場
002 勃拉姆斯檢驗著中國聽眾
006 聽傅聰
010 附庸風(fēng)雅,礙誰惹誰了
014 從音樂劇《啊,鼓嶺》談起
018 馬克·馬克漢姆狠丟丟地吼:陳其蓮
023 儀式感不等于形式主義
027 易卜生很親切,角色卻很生疏
030 誰對你逼良為娼啦?
034 俄羅斯的調(diào)性
038 鼓掌
042 讓話劇簡單地生長
046 美在上下求索間
050 似曾相識聽“南音”
054 中國民樂在路上
058 聽麥斯基三重奏的別樣隨想
063  第二輯 人物掠影
064  吳勝光:望著世紀方陣前進
069  楊澤丕為何改名楊烈宇
073  田華:在老實與不老實之間
078  陳藝:畫了一個甲子還要畫
082  王光曉:校園里的“可燃冰”
086  陳麗:棲息在青花枝頭
090  韓曉東:萬千氣象一爐藏
094  鐵源:俺媽身上那個味兒
098  不一樣的泰斗,同樣的平凡且可愛
102  武利平:花錢買個老師當(dāng)
107  科爾沁草原 飛揚的流沙
111  國慶兄弟,我們生命中有你
115  王嵬:油彩的吶喊
119  楊子:站在舞臺中心“啼血”
123  從“走麥城”到“很靠譜”
127  是那火里生金
131  第三輯  行知留心
132  在諾恩吉雅的故鄉(xiāng)
137  不貼波爾多標簽,卻有塞納河氣息
142  在不老街225號聽評彈
146  治理海洋從山頂開始
151  在紐約,有這樣一對華人夫婦
155 司機哥的重慶“范”
159 奇葩奇葩處處開
164 我在美國賣“王八蛋”
169 在美國鄉(xiāng)村瀏覽“未完成”
173 愛球踢球,都是大連的念想
177 紗巾的啟示
180 不過一片創(chuàng)可貼
184 做朋友,未必把話說直白
189 第四輯 影視印象
190 聽李芳芳講故事
194 稀有的于成龍,少見的成泰燊
198 好詩,從心底涌上
202 我要吼,我要唱,唱給子孫聽端詳
206 沒什么也別沒了相信一切的“傻根”眼神
210 散不去的人生況味
214 像唐頓莊園那樣優(yōu)雅地謝幕
218 想起卓別林的《摩登時代》
222 為江流兒,淚奔
226 有人在翻動陵園這本書
230 那些被冶煉過的旋律
234  從“娃哈哈”到《旗正飄飄》
238  《刑警803》:聽來聽去的滋味
242  死法
246  高大霞是個“人物”
250  另一種恣肆
254  《愛樂之城》,可同家人一起看的愛情片
258  電視可秀,舌頭不會
262  城市的溫度
266  你可蓋過“中國好棉被”?
270  人性美有多少束光芒
275  第五輯 閱讀偶得
276  用200個小時讀一本書
280   “弓長張”與“美女姜”的歷史機遇
284  祖艷馥:匠心出奇書
288  從明天開始,喂馬、劈柴
292  放棄潮流,未必做章小蕙
297  那些年,我們餓的呀
302  侍弄一棵幸福樹
306  又是一年清明
310  第七個是茶
 
315 第六輯 雜事閑談
316 月明人靜時候
320 大閑與小閑
324 火烤蠣巴頭,嘎嘣嘎嘣香
328 老了,才懂滄桑和悠遠
332 兄弟,你的苦還沒痛到需要去死
337 只求一句頂一句
341 小澤征爾:我不告訴你!
345 泥土里長出來的“基因”
349 特輯 專欄之外
350 一片冰心在玉壺
353 家是一條船
359 嬉笑筆墨不負芳華
365 家瑞其人
390 保姆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