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后期書壇上,碑派理論與碑學書法已深入人心,其影響之廣甚至波及到日本和朝鮮等國。生當碑學方興未艾之際,進而成為一代碑學書法大師的湖南道州(今道縣)人何紹基(1799——1873),雖出生名門,而潔身自律;雖博學多才,又一生勤奮;雖科舉高中,卻仕途坎坷……他最終將畢生的聰明才智獻給了書法藝術事業(yè),從而在書法藝術上所取得的成就極其很好。該作品集希望就何紹基書法藝術風格形成的原因以作品圖版展現(xiàn)的形式作出初步探索與研究。該作品集收錄何紹基各個時期書法作品七十余件,由湖南省譚國斌當代藝術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長沙博物館三家館藏組成。呈現(xiàn)出何紹基在各個時期的楷書、行草、隸書和篆書等風貌,并收錄傅申、劉剛兩位學者的研究文章,圖文結合,呈現(xiàn)了何紹基將草書、隸書、篆書、行書融為一體、一格的藝術風格及在晚清書壇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