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價:¥49.80
作 者: | 謝鈞,繆志敏 |
出版社: | 人民郵電出版社 |
叢編項: | |
標 簽: | 暫缺 |
ISBN: | 9787115604262 | 出版時間: | 2023-03-01 | 包裝: | 平裝-膠訂 |
開本: | 128開 | 頁數(shù): | 字數(shù): |
第 1章 實驗工具與常用命令8
1.1 常用網(wǎng)絡命令 8
1.1.1 命令行窗口 8
1.1.2 IPconfig命令 8
1.1.3 Ping命令 11
1.1.4 Tracert命令 14
1.1.5 ARP命令 16
1.2 網(wǎng)絡協(xié)議分析器Wireshark 17
1.2.1 Wireshark主窗口 17
1.2.2 捕獲分組 18
1.2.3 查看分組格式與內容 20
1.2.4 分組過濾 21
1.3 網(wǎng)絡設備仿真平臺eNSP 23
1.3.1 eNSP主界面 24
1.3.2 新建網(wǎng)絡拓撲 24
1.3.3 配置和操作設備 26
1.3.4 在接口上捕獲分組 27
1.4 華為網(wǎng)絡設備CLI 28
1.4.1 命令行視圖 28
1.4.2 常用網(wǎng)絡配置命令 30
1.4.3 命令行的使用技巧 33
第 2章 物理層實驗 36
2.1 雙絞線制作及簡單組網(wǎng) 36
2.1.1 相關知識 36
2.1.2 制作RJ-45雙絞線 37
2.1.3 用網(wǎng)線測試儀測試雙絞線 39
2.1.4 連接交換機并配置主機IP地址 39
2.1.5 測試網(wǎng)絡連通性 41
2.1.6 實驗小結 42
2.1.7 思考題 42
2.2 使用控制臺接口配置交換機 43
2.2.1 相關知識 43
2.2.2 使用Console線連接交換機 44
2.2.3 通過終端管理軟件登錄交換機 44
2.2.4 使用交換機基本配置命令 46
2.2.5 實驗小結 48
2.2.6 思考題 49
第3章 數(shù)據(jù)鏈路層實驗 50
3.1 PPP基本配置與分析 50
3.1.1 相關知識 50
3.1.2 建立網(wǎng)絡拓撲 51
3.1.3 基于PAP鑒別的PPP配置與分析 52
3.1.4 基于CHAP鑒別的PPP配置與分析 56
3.1.5 實驗小結 59
3.1.6 思考題 59
3.2 二層交換機原理分析 60
3.2.1 相關知識 60
3.2.2 建立網(wǎng)絡拓撲 60
3.2.3 分析交換機工作原理 61
3.2.4 分析交換機MAC地址表的老化時間 65
3.2.5 交換機與集線器的功能比較 66
3.2.6 實驗小結 66
3.2.7 思考題 66
3.3 虛擬局域網(wǎng)配置與分析 67
3.3.1 相關知識 67
3.3.2 建立網(wǎng)絡拓撲 68
3.3.3 基于端口的VLAN配置 68
3.3.4 直接連接不同交換機的相同VLAN 69
3.3.5 使用Trunk連接不同交換機的相同VLAN 70
3.3.6 實驗小結 71
3.3.7 思考題 71
3.4 生成樹協(xié)議配置與分析 72
3.4.1 相關知識 72
3.4.2 建立網(wǎng)絡拓撲 73
3.4.3 驗證生成樹協(xié)議的作用 73
3.4.4 驗證單實例生成樹對VLAN的作用 75
3.4.5 MSTP的多實例配置與驗證 77
3.4.6 配置Trunk,驗證生成樹協(xié)議功能 78
3.4.7 實驗小結 79
3.4.8 思考題 79
第4章 網(wǎng)絡層實驗 80
4.1 ARP協(xié)議分析 80
4.1.1 相關知識 80
4.1.2 建立網(wǎng)絡拓撲 82
4.1.3 分析網(wǎng)絡內通信 83
4.1.4 分析跨網(wǎng)絡通信 85
4.1.5 實驗小結 88
4.1.6 思考題 88
4.2 路由表與IP數(shù)據(jù)報的轉發(fā) 89
4.2.1 相關知識 89
4.2.2 建立網(wǎng)絡拓撲 91
4.2.3 直連路由實驗 93
4.2.4 靜態(tài)路由實驗 94
4.2.5 路由聚合實驗 95
4.2.6 最長前綴匹配實驗 95
4.2.7 實驗小結 97
4.2.8 思考題 97
4.3 RIP協(xié)議分析 98
4.3.1 相關知識 98
4.3.2 建立網(wǎng)絡拓撲 99
4.3.3 RIPv1的基本配置 100
4.3.4 RIPv2的基本配置 102
4.3.5 驗證水平分割功能 103
4.3.6 驗證RIP的慢收斂問題 104
4.3.7 實驗小結 106
4.3.8 思考題 106
4.4 OSPF配置與分析 107
4.4.1 相關知識 107
4.4.2 建立網(wǎng)絡拓撲 109
4.4.3 單區(qū)域OSPF配置與分析 110
4.4.4 多區(qū)域OSPF配置與分析 113
4.4.5 實驗小結 117
4.4.6 思考題 117
4.5 VLAN互連與三層交換機 118
4.5.1 相關知識 118
4.5.2 建立網(wǎng)絡拓撲 119
4.5.3 用路由器互連VLAN 120
4.5.4 單臂路由器互連VLAN 121
4.5.5 三層交換機互連VLAN 122
4.5.6 實驗小結 125
4.5.7 思考題 125
4.6 網(wǎng)絡地址轉換 126
4.6.1 相關知識 126
4.6.2 建立網(wǎng)絡拓撲 127
4.6.3 靜態(tài)NAT配置與分析 129
4.6.4 動態(tài)NAT配置與分析 130
4.6.5 端口地址轉換配置與分析 131
4.6.6 實驗小結 134
4.6.7 思考題 134
第5章 運輸層實驗 135
5.1 UDP協(xié)議分析 135
5.1.1 相關知識 135
5.1.2 建立網(wǎng)絡拓撲 136
5.1.3 UDP報文格式分析 136
5.1.4 捕獲分析UDP長報文 137
5.1.5 捕獲分析UDP短報文 139
5.1.6 實驗小結 140
5.1.7 思考題 140
5.2 TCP協(xié)議分析 141
5.2.1 相關知識 141
5.2.2 俘獲本機與遠程服務器的TCP蹤跡文件 142
5.2.3 熟悉TCP蹤跡文件 142
5.2.4 分析TCP序號和流量控制 142
5.2.5 分析應用層內容 144
5.2.6 分析TCP擁塞控制 145
5.2.7 實驗小結 145
5.2.8 思考題 145
第6章 應用層實驗 147
6.1 DNS、HTTP協(xié)議分析 147
6.1.1 相關知識 147
6.1.2 建立網(wǎng)絡拓撲 148
6.1.3 配置eNSP與物理PC連通 149
6.1.4 配置DNS服務 151
6.1.5 分析DNS報文 152
6.1.6 配置WWW服務 153
6.1.7 分析HTTP協(xié)議 155
6.1.8 實驗小結 156
6.1.9 思考題 156
6.2 DHCP協(xié)議配置與分析 157
6.2.1 相關知識 157
6.2.2 建立網(wǎng)絡拓撲 158
6.2.3 配置DHCP服務器 160
6.2.4 分析PC1通過DHCP自動獲取IP地址配置的過程 161
6.2.5 配置DHCP中繼代理 165
6.2.6 分析PC2通過DHCP代理自動獲取IP地址配置的過程 165
6.2.7 實驗小結 166
6.2.8 思考題 167
6.3 TCP套接字編程 168
6.3.1 相關知識 168
6.3.2 編寫并編譯TCP服務器端代碼 172
6.3.3 編寫并編譯TCP客戶端代碼 176
6.3.4 執(zhí)行并測試程序功能 179
6.3.5 代碼功能分析 180
6.3.6 增加代碼功能 180
6.3.7 編寫新的文件傳輸程序 180
6.3.8 實驗小結 180
6.3.9 思考題 181
第7章 網(wǎng)絡安全實驗 182
7.1 訪問控制列表配置 182
7.1.1 相關知識 182
7.1.2 建立網(wǎng)絡拓撲 185
7.1.3 完成路由和服務器配置 186
7.1.4 配置基本ACL 187
7.1.5 配置高級ACL 188
7.1.6 實驗小結 190
7.1.7 思考題 190
7.2 IPsec VPN配置與分析 191
7.2.1 相關知識 191
7.2.2 建立網(wǎng)絡拓撲 193
7.2.3 完成路由配置 194
7.2.4 IPsec隧道方式下采用AH協(xié)議 194
7.2.5 IPsec隧道方式下采用ESP協(xié)議 197
7.2.6 實驗小結 198
7.2.7 思考題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