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走單騎》取材于中國古典文學名著《三國演義》。劉關張三兄弟徐州失散后,關羽為保護劉備的兩位夫人,被迫歸順曹操,在曹營備受厚待。得知劉備下落后,關羽毅然掛印封金,留下書信,護送二位嫂嫂過關斬將,千里尋兄,一路歷盡艱辛。暫居在古城的張飛懷疑關羽變心。關羽再三分辯,請張飛擂鼓助威,奮勇斬殺了追趕來的曹操大將蔡陽,兄弟終于和好。后來,劉備也脫離袁紹,三兄弟重新團聚。這個膾炙人口的故事,表現了關羽對結義之情的生死不渝和威武不屈、富貴不淫的忠勇仁義精神。關羽是中國歷史上三國時期的名將。他的故事和形象,長久以來貫穿多種藝術形式中,傳遞出以“忠義”為核心價值的正能量,經久不衰,從而形成了濃郁的關公文化。近代意義的連環(huán)畫誕生后,涌現出眾多表現關羽和三國故事的作品,產生了很多獨具特色和藝術價值的精品,《千里走單騎》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肚Ю镒邌悟T》是連環(huán)畫《三國演義》中的重點作品。欣賞這本古香古色的連環(huán)畫,精彩紛呈的畫面如奔騰不息的大河之水,令人蕩氣回腸。關于關羽的形象,大多來源于小說《三國演義》中的描述: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涂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為使關羽的形象更加鮮明突出,符合時代和大眾的審美需求,陳光鎰在創(chuàng)作前,精心研究相關資料,而后成功借鑒各種民間塑像、畫像和戲曲人物的扮相,設計了多種關羽的優(yōu)美造型。比如書中的第114至第117圖,畫家通過描繪關羽捋髯、端坐、按劍等姿態(tài),表現出他的莊重沉著,突出了他氣宇軒昂、儒雅肅穆的一面。而在過關斬將中,為表現關羽的勇猛剛強,域家則對關羽的動作做了多方面的刻畫。再如第125和第126圖,講的是關羽在黃河渡口遇秦琪阻攔后,話不投機,縱起赤兔馬,揮刀如閃電,以泰山壓頂的氣勢,干凈利落斬敵人于馬下的情景。畫家通過巧妙的構圖,展現出關羽高強的武藝和正義之氣,也使故事更加引人入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