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緒論
1.1 中國陸相頁巖油與北美海相頁巖油的差異
1.2 中國陸相頁巖油勘探進展及資源潛力
1.3 中國陸相頁巖油發(fā)展面臨的風險與挑戰(zhàn)
參考文獻
第2章 儲層儲集空間結構及原油賦存狀態(tài)
2.1 頁巖微觀形貌表征
2.2 頁巖微觀礦物分布
2.3 頁巖激光顆粒粒度特征
2.4 電子束荷電效應可動油分布定量評價方法
2.5 原油分布定量評價
2.6 原油成分
2.7 原油分布特征
2.8 原油分布主控因素
參考文獻
第3章 巖石礦物—油滴間離子水合橋機理
3.1 陽離子類型對極性物質—巖石間相互作用的影響機制
3.2 油滴—巖石間離子水合橋的微觀構象
3.3 頁巖孔隙中復雜流體與巖石表面的微觀作用機理研究
3.4 離子水合橋 性原理模擬研究
3.5 離子水合橋機理結論
參考文獻
第4章 巖石礦物—油滴間離子水合橋納米力學實驗研究
4.1 納米力學實驗材料
4.2 納米力學實驗儀器
4.3 納米力學實驗方法
4.4 納米力學實驗內容
4.5 納米力學實驗結果與討論
參考文獻
第5章 巖石礦物與原油間作用力的定量評價
5.1 多組分巖石分子動力學建模
5.2 瀝青質沉積對納米孔隙內輕質油分輸運的影響
5.3 儲層黏土壁面潤濕性研究
參考文獻
第6章 超臨界CO2—礦物—孔隙原油相互作用
6.1 超臨界CO2在頁巖油開發(fā)中的顯著優(yōu)勢
6.2 CO2與頁巖微觀相互作用分析
6.3 CO2對頁巖力學性質影響分析
6.4 CO2浸泡下頁巖巖石力學響應機制與裂縫擴展特征
6.5 超臨界CO2與原油作用機制研究
參考文獻
第7章 陸相頁巖油可動用性微觀綜合評價
7.1 頁巖油可動用性評價方法
7.2 儲層有效性評價
7.3 儲層含油性與頁巖油可動性評價
7.4 儲層可改造性評價
7.5 可動用性特征分析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