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 水文預報概論
第1章 水文預報與模型
1.1 水文預報的概念
1.2 水文循環(huán)與水文模型
1.3 水文模型發(fā)展回顧
1.4 水文模型的分類和應用
第2章 水文模型與預報結果評價
2.1 水文模型評價
2.1.1 概述
2.1.2 模型選取方法
2.1.3 模型率定方法
2.1.4 模型驗證方法
2.1.5 模型評價評述
2.2 水文預報結果評價
2.2.1 水文預報工作要求
2.2.2 評定和檢驗的目的與方法
2.2.3 預報方案評價
第3章 預報方案編制與作業(yè)預報
3.1 預報方案編制
3.1.1 編制內容及要求
3.1.2 預報模型和方法選擇
3.1.3 模型參數確定
3.1.4 方案編制中的難點問題
3.2 作業(yè)預報
3.2.1 基本要求
3.2.2 雨水情信息的處理
3.2.3 預報制作與會商
習題
第二篇 水文預報基本方法
第4章 流域降雨產流預報
4.1 產流原理簡介
4.1.1 產流劃分
4.1.2 產流面積
4.2 流域蒸散發(fā)
4.2.1 蒸散發(fā)物理機制
4.2.2 蒸散發(fā)測量
4.2.3 流域蒸散發(fā)計算
4.3 降雨徑流相關圖法
4.3.1 前期雨量相關圖
4.3.2 起漲流量相關圖
4.3.3 降雨歷時相關圖
第5章 流域徑流過程預報
5.1 匯流原理簡介
5.2 單位線法
5.2.1 經驗單位線
5.2.2 單位線的時段轉換
5.2.3 單位線的綜合
5.2.4 地貌單位線
5.3 地下徑流匯流計算
5.3.1 馬斯京根法
5.3.2 出流系數法
5.4 流域匯流計算
第6章 河段洪水預報
6.1 相應水位(流量)預報
6.1.1 無支流河段水位(流量)預報
6.1.2 有支流河段水位(流量)預報
6.2 河段流量演算
6.2.1 河段水量平衡方程式與槽蓄關系
6.2.2 馬斯京根法演算
6.2.3 分段連續(xù)演算
第7章 實時預報
7.1 實時預報模型與方法
7.1.1 線性系統的數學模型
7.1.2 線性系統常用識別方法
7.1.3 實時校正預報基本方法
7.2 洪水預報實時校正
7.2.1 傳統實時校正
7.2.2 計算機自動校正
習題
第三篇 實用流域水文模型
第8章 新安江模型
8.1 模型概述
8.2 模型結構
8.3 模型計算
8.3.1 蒸散發(fā)計算
8.3.2 產流計算
8.3.3 水源劃分計算
8.3.4 匯流計算
第9章 HBV模型
9.1 模型概述
9.2 模型結構
9.2.1 模塊結構
9.2.2 模塊計算
9.3 模型參數
9.4 模型演算
9.4.1 HBV模型演算步驟
9.4.2 演算表格
9.4.3 HBV模型演算表格計算公式
0章 薩克拉門托模型
10.1 模型概述
10.2 模型結構
10.2.1 流域劃分
10.2.2 土層劃分
10.2.3 土壤水分劃分
10.2.4 水源劃分及產流機制
10.2.5 流域蒸散發(fā)
10.3 模型參數
10.4 模型計算
10.4.1 蒸散發(fā)計算
10.4.2 產流計算
10.4.3 下滲量計算
10.4.4 下滲水量分配
10.4.5 限制與平衡校核
10.4.6 流域匯流計算
1章 水箱模型
11.1 模型概述
11.2 模型結構
11.2.1 單一水箱模型
11.2.2 濕潤地區(qū)水箱模型
11.2.3 干旱地區(qū)水箱模型
11.2.4 河道匯流模型
11.3 模型參數
11.4 模型演算
11.4.1 演算表格
11.4.2 模型流程
11.4.3 計算步驟
2章 陜北模型
12.1 模型概述
12.2 模型結構
12.2.1 產流計算
12.2.2 匯流計算
12.3 模型參數
12.4 模型演算
12.4.1 演算表格
12.4.2 陜北模型計算公式
3章 TOPMODEL
13.1 模型概述
13.2 模型結構
13.2.1 產流計算
13.2.2 匯流計算
13.3 模型參數
13.4 模型演算
13.4.1 演算表格
13.4.2 計算公式
4章 水土評價模型
14.1 模型概述
14.2 模型原理
14.2.1 不同水源劃分及演算方法
14.2.2 蒸散發(fā)計算
14.2.3 土壤侵蝕模擬方法
14.3 模型參數
14.3.1 敏感性分析和參數自動率定
14.3.2 不確定性分析
14.4 模型應用
5章 暴雨洪水管理模型
15.1 模型概述
15.2 模型結構
15.3 模型參數
15.4 模型計算
15.4.1 徑流模塊模擬原理
15.4.2 輸送模塊模擬原理
15.4.3 調蓄/處理模塊模擬原理
15.4.4 受納水體模塊模擬原理
6章 人工神經網絡模型
16.1 模型概述
16.2 模型結構
16.2.1 A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