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1.1 地球科學的重要觀測工具
1.2 遙感為海洋學家服務
1.3 本書的海洋學范疇
1.4 參考文獻
2 衛(wèi)星海洋學方法
2.1 海洋遙感技術——概要
2.2 衛(wèi)星傳感器的獨特采樣能力
2.2.1 基于定點采樣的類影像數(shù)據集創(chuàng)建
2.2.2 衛(wèi)星軌道及其如何限制遙感
2.2.3 衛(wèi)星傳感器的時空采樣能
2.3 一般的數(shù)據處理工作
2.3.1 傳感器定標
2.3.2 大氣校正
2.3.3 位置定位
2.3.4 地球物理產品衍生
2.3.5 地圖投影上的圖像重采樣
2.3.6 合成圖像地圖
2.4 海洋觀測傳感器類型
2.4.1 電磁波譜使用
2.4.2 海洋水色輻射計
2.4.3 測量海表溫度的熱紅外輻射計
2.4.4 微波輻射測量
2.4.5 高度計測量海表斜率、流和波高
2.4.6 用于測量海表粗糙度的斜視雷達
2.5 衛(wèi)星海洋學平臺和傳感器
2.6 衛(wèi)星海洋數(shù)據產品
2.7 參考文獻
3 中尺度海洋特征:渦旋
3.1 從太空探測海洋中尺度變化
3.2 海洋中尺度渦旋
3.2.1 渦旋——在湍動大洋中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
3.2.2 中尺度渦旋的尺度——羅斯貝半徑
3.2.3 環(huán)狀流和渦旋的動力結構
3.3 利用衛(wèi)星探測渦旋
3.4 利用高度計海面高度異常觀測渦旋
3.4.1 基于高度計海面高度異常數(shù)據探測渦旋
3.4.2 當前衛(wèi)星高度計的局限性
3.4.3 基于高度計海面高度異常場的運動學測量
3.4.4 中尺度湍流能量的分布
3.5 基于海表溫度場的渦旋和中尺度湍流觀測
3.5.1 紅外圖像上的渦旋海表溫度特征
3.5.2 微波輻射計觀測海洋渦旋
3.6 利用海洋水色觀測中尺度湍流
3.7 渦旋的表面粗糙度特征
3.7.1 渦旋的水動力調制形態(tài)
3.7.2 渦旋的油膜調制特征
3.7.3 太陽耀斑攝影
3.7.4 成像雷達能成為觀測湍流渦旋的可靠工具嗎?
3.8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