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當代漢詩的文化詩學視野
第一章 現(xiàn)代性與后現(xiàn)代性 3
第一節(jié) 漫游與歸家的辯證法 3
第二節(jié) 自發(fā)性后現(xiàn)代 17
第三節(jié) 重新整體化:“難度寫作” 26
第二章 經驗與超驗 44
第一節(jié) 詩歌中的救贖及其可能的限度 44
第二節(jié) 進入經驗的超驗 55
第三節(jié) 象征秩序缺失后的價值視閾 66
第四節(jié) 潮流之外的光照 92
第三章 客觀化詩學 101
第一節(jié) 敘述詩學:超離與深入 101
第二節(jié) 偽敘述詩學:寫作的自反意識 115
第三節(jié) 真實與虛構 133
第四章 中國當代生態(tài)詩學的建構 153
第一節(jié) 返回無名與傾聽存在 155
第二節(jié) 復雜性理論與當代詩歌中的不確定性 169
第三節(jié) 重返自然的悖論 187
第四節(jié) 自我中的他者 211
第五節(jié) 精神生態(tài)與自然生態(tài) 222
第二篇 生態(tài)詩學引論
第五章 現(xiàn)代主義:審美救贖的企望 245
第一節(jié) 現(xiàn)代性的后果 245
第二節(jié) 狄金森:為美而死 255
第三節(jié) 梅特林克、里爾克:與萬物的神秘應和 273
第四節(jié) 葉芝:存在的統(tǒng)一 289
第五節(jié) 奧登:探索二元性 305
第六章 后現(xiàn)代主義:單純解構的限度 320
第一節(jié) 去絕對中心主義 320
第二節(jié) 元意識的解構 336
第三節(jié) 馬克·斯特蘭德:自我的終極消除 347
第四節(jié) 大衛(wèi)·安汀:多維對話的復調之詩 359
第七章 生態(tài)整體主義:萬物互相效力的信仰重構 373
第一節(jié) 超越人類中心論 373
第二節(jié) 惠特曼:典型的日子 384
第三節(jié) 約翰·巴勒斯:大自然的向導 398
第四節(jié) 約翰·繆爾:荒野中的朝圣者 407
第五節(jié) 瑪麗·奧斯?。鹤呦蛭鞑康南戎? 424
第三篇 西方詩學論衡
第八章 從現(xiàn)代主義到后現(xiàn)代主義 437
第一節(jié) 史蒂文斯:作為最高虛構的詩歌 437
第二節(jié) 建設性后現(xiàn)代的必要準備 457
第三節(jié) 龐德:傳統(tǒng)、“面具”與創(chuàng)新 470
第四節(jié) 威廉斯:地方、自我與現(xiàn)代史詩 507
第五節(jié) 西默斯·希尼:創(chuàng)傷歷史的個人化呈示 521
第六節(jié) 戴夫·史密斯、特里·漢默、羅桑娜·沃倫:后現(xiàn)代風景中的若干獨立詩人 535
第九章 視覺藝術與文學 579
第一節(jié) 詩畫關系溯源 579
第二節(jié) 從看到聽:對視覺暴政的反抗 598
第十章 視覺藝術與現(xiàn)代主義 609
第一節(jié) 里爾克的羅丹 609
第二節(jié) 勞倫斯:對肉身缺席的反抗 625
第三節(jié) 塞尚遺產的文學再造 637
第四節(jié) 馬克·夏加爾 656
第十一章 視覺藝術與后現(xiàn)代主義 676
第一節(jié) 龐德的出位之思 676
第二節(jié) 阿什貝利與視覺藝術 690
主要參考書刊目錄 712
后 記 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