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聯(lián)亦稱對聯(lián)、對子、楹帖、聯(lián)語,是文學藝術和書法藝術的結合體,亦是一種極富有中國特色的視覺藝術。聯(lián)語這門具有獨特風格的語言藝術,源遠流長。經歷代演變、到明清兩代,發(fā)展成流行的文體。歷代的聯(lián)語佳句,都極受世人喜愛。早期的楹聯(lián),即是春聯(lián),都是張貼在門柱上的。到了明清已普遍成為廟宇宮殿、園林勝景的一種書寫后刻在建筑物上的裝飾,它能使景色添趣,觀者浮想連翩。到了明未清初,書寫在紙絹上,經裝裱后懸掛在廳堂齋室之內的楹聯(lián)才開始流行。這種存世的綜合了音韻,詩意,書體和以欣賞為主的墨跡,就成了清代特有的一種藝術形式。家父喜歡書畫,亦愛集聯(lián)。家中經常換掛名家楹聯(lián)。長期掛在他臥室門外的是鄭板橋行書“花落家僮未掃,鳥啼山客猶眠。六言聯(lián)。晚年退休后經常掛在廳堂的是何義門楷書“烈士暮年壯心未己,老驥伏樞志在千里”八言聯(lián)。家父過世后,我對楹聯(lián)的興趣有增無減。因此在追二十多年來,繼續(xù)增添了部份藏品。在一九八三年,經屈志仁先生提議,我把家父所集的《樂在軒藏聯(lián)》借給了美國波士頓美術館作為研究資料。二零零零年初轉借美國馬里蘭大學博物館。該校郭繼生教授提議我將家父所藏楹聯(lián)與我增集的一并展出,名為《合壁聯(lián)珠一樂常在軒藏清代楹聯(lián)》,出版英文圖錄,邀約學者撰寫專題文章。我覺得圖錄應中英對照,就把此意見向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林業(yè)強館長提出:得蒙贊同,大力支持。并建議此展覽先在文物館展出,由該館負責圖錄出版上作。本圖錄由郭繼生教授撰寫導言,并由他約請石慢教授、艾良諾教授和莫家良教授三位學者撰作專文。至于目錄撰寫則由郭繼生教授和石慢教授所指導美國加州和馬里蘭大學及臺灣師范大學的研究生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