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針灸知識入門
經絡是針灸療法的基礎
經絡系統(tǒng)的組成
腧穴是什么
腧穴的主治特點
腧穴的主治規(guī)律
掌握腧穴的定位方法
毫針刺法
毫針的構造和規(guī)格
毫針的選擇
毫針的基本刺法
進針方法
針刺角度、方向和深度
得氣與行氣
留針與出針
行針手法
毫針補瀉法
補泄法的原則
補泄法的依據(jù)
補泄的手法
針刺前的準備
消毒
體位的選擇
發(fā)生針刺意外怎么辦
暈針
滯針
彎針
血腫
斷針
針刺注意事項
灸法
灸法的種類
艾炷灸
溫針灸
艾條灸
溫灸器灸
其他灸法
施灸前的準備.
灸量
灸感及灸法補瀉
灸法的適應證與禁忌證
第二章 十二經脈針灸常用穴位
手太陰肺經
中府
尺澤
列缺
少商
手陽明大腸經
合谷
手三里
曲池
迎香
足陽明胃經
頰車
天樞
梁丘
足三里
豐隆
解溪
內庭
厲兌
足太陰脾經
太白
公孫
商丘
三陰交
地機
陰陵泉
血海
大包
手少陰心經
極泉
少海
靈道
通里
陰郄
神門
少府
少沖
手太陽小腸經
少澤
腕骨
陽谷
養(yǎng)老
支正
小海
肩貞
聽宮
足太陽膀胱經
風門
肺俞.
心俞
肝俞
脾俞
胃俞
腎俞
委中
飛揚
跗陽
金門
京骨
足少陰腎經
涌泉
然谷
太溪
大鐘
水泉
照海
復溜
陰谷
手厥陰心包經.
……
第三章 針灸日常保健經典配穴
頭頸部組合穴
四神聰、神庭、本神——安神益智,清利頭目.
地倉、頰車、下關——祛風止痛,舒筋活絡
印堂、迎香、上迎香——通竅祛風,理氣止痛
風池、天柱、大椎——祛風解表,通利官竅
太陽、下關、大迎——祛風通絡,消腫止痛
軀干部組合穴.
下脘、中脘、上脘——和胃健脾,消積化滯
中脘、氣海、膻中——理氣寬胸,降逆止嘔
關元、中極、歸來——清利濕熱,益腎調經
大椎、風門、肺俞——祛風解表,宣肺理氣
靈臺、神道、心俞——調氣血,寧心神.
全身組合穴
中脘、內關、足三里——理氣和胃,降逆止嘔
腎俞、太溪——滋陰益腎,培元固本
天柱、昆侖——舒筋活絡,清利頭目
第四章 針灸治療常見病
內科疾病
感冒
咳嗽
哮喘
腦卒中
便秘
泄瀉
心悸
骨科疾病
落枕
腰痛
肩周炎
頸椎病
鼠標手
網球肘
五官科疾病
牙痛
面癱
耳鳴、耳聾
咽喉腫痛
口腔潰瘍
鼻出血
婦科疾病
痛經
月經不調
崩漏
男科疾病
遺精.
陽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