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經濟管理經濟中國經濟剛性泡沫(增訂版)

剛性泡沫(增訂版)

剛性泡沫(增訂版)

定 價:¥69.00

作 者: 朱寧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21759501 出版時間: 2024-01-01 包裝: 平裝-膠訂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剛性泡沫,指的是受到政策等非經濟因素支撐而產生的經濟泡沫,源于政府的隱性擔保和剛性兌付。這在一定時期內推動了中國經濟的發(fā)展,但也埋下了眾多隱患。尤其在經濟增速放緩的情況下,剛性泡沫會影響經濟中長期的高質量發(fā)展。本書第一版對剛性泡沫涉及的諸多方面,例如影子銀行、房地產市場、A 股市場、國企問題、政府債務問題等進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改革思路和措施。2016年以來的歷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高度關注相關話題,并制定了相應的化解之策。然而,隨著全球和國內經濟形勢的深刻變化,存在的問題依然復雜,新的問題和挑戰(zhàn)也不斷浮現(xiàn)。為此,我們對本書進行了增訂,更新了一些陳舊的數(shù)據(jù),對地方政府債務、投融資、棚戶區(qū)改造、資管新規(guī)、新冠疫情沖擊等新問題進行了補充和探討。因此,增訂版既保留了本書的經典性,又能更好地回應新的經濟問題,為讀者了解中國經濟的走向以及如何實現(xiàn)高質量、可持續(xù)的經濟發(fā)展提供了深刻的洞見。

作者簡介

  著名經濟學家。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副院長,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耶魯大學國際金融中心教授研究員。師從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席勒,曾任美國加州大學終生金融教授,清華大學泛海金融教授。獲得過包括孫治方獎在內的重磅經濟學獎。

圖書目錄

推薦序 /羅伯特·J.席勒
2023年版序言
2016年版序言
引言  “無可指摘”的違約事件
中國投資者在面對違約事件時,之所以表現(xiàn)得如此沉著和冷靜,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中國經濟和金融體系里存在著“隱性擔保”。也就是說,因為有人會為違約買單,所以投資者大可不必擔心自己的投資和資金安全。
 
第一章 “不可能違約”的貸款
如果投資者總是期待第三方為投資損失兜底,因“不可能違約”而盲目投機、激進加杠桿,將會誘發(fā)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資管新規(guī)落地后,“違約”變成了必須由自己承擔的后果。長遠來看,這對中國經濟和金融改革有益。
 
第二章 不能虧損的購房者
政府對于房地產行業(yè)提供的剛性兌付,一度加強了中國居民對房地產市場上漲的信心。但過去幾年的瘋漲已經嚴重透支其作為投資標的的吸引力,中國居民對房地產投資今后的走勢和真實的風險,終于開始有了比較現(xiàn)實和清晰的判斷。
 
第三章 證監(jiān)會門前的示威
由于國內其他投資機會的缺乏,“新股必漲”成了一種錯誤卻又根深蒂固的預期。因此,即使是中國資本市場里*理性、*有經驗的投資者,也會選擇積極參與新股發(fā)行的炒作。很多投資者認為,證監(jiān)會的職責,就是保證股市上漲。
 
第四章 金融創(chuàng)新與另類融資渠道
拆東墻補西墻、把各種不同產品的資金混合在一個資金池的做法,多少讓人有點想起龐氏騙局。雖然投資活動可以通過高收益吸引更多的資金,但是這恰恰引發(fā)了更大的不確定性和風險。
 
第五章 增速減緩的“新常態(tài)”
歸根結底,發(fā)展不是百米賽跑,而是馬拉松。經濟發(fā)展不應該只是一個簡單的GDP數(shù)字,而應該是一個能被全社會各個階層都能感受到和享受到的社會發(fā)展的進程。從高速發(fā)展向高質量發(fā)展的轉型,必將成為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新常態(tài)。
 
第六章 產能過剩
中國的產能過剩問題是行業(yè)板塊杠桿率過高的直接反映,這種反映傳導到金融業(yè),會導致全國負債水平和杠桿率的不斷攀升。當產能過剩行業(yè)產生嚴重虧損,銀行會擔心無法回收貸款的利息和本金,這些行業(yè)就失去了獲得新一輪投資的機會,無法完成產業(yè)升級和技術更新。
 
第七章  “被擔保”的國有企業(yè)
中國政府提供的隱性擔保曾讓國有企業(yè)相信在自己面臨財務困境的時候,國有商業(yè)銀行一定會出手相助。而如今,資本市場和投資者都逐漸調整了認為政府一定會為國有企業(yè)提供剛性兌付的預期,由此也對地方政府財政和國有企業(yè)運營的財務紀律性提出更新更嚴格的要求。
 
第八章 地方政府債務風險
中央政府對地方政府提供的大量隱性擔保和信用提升,一度讓地方政府沒有很強的動力來約束和改善自己的財務狀況。但隨著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放緩,中國政府的財政可持續(xù)的問題,也出現(xiàn)了一定程度的改變,地方政府債務問題成為制約中國經濟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第九章 “體面”的數(shù)據(jù)
宏觀經濟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出現(xiàn)誤差或者不可靠,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各級政府對經濟增長速度的訴求,與老百姓對生活質量提升的訴求之間的差異。如果數(shù)據(jù)一味追求“體面”,將會影響經濟政策的質量,甚至誤導經濟政策的方向。
 
第十章 國際經驗與歷史教訓
中國和全球其他國家面臨的挑戰(zhàn)都是一樣的。隨著過去幾十年全球金融危機的相繼爆發(fā),政府隱性擔保對經濟增長的幫助和因此所帶來的后遺癥,都開始吸引全球的學者和政策制定者關注并深入研究這一現(xiàn)象。
 
第十一章 潮水如何退去
如果中國的投資者不能夠正確地轉換他們對于政府提供的投資擔保的預期,中國金融市場就有可能在今后面臨非常嚴重的風險和波動。經濟增速的放緩和市場化改革的推動,可能是化解逐步積累的金融風險的唯一出路。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