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導論
1.1 選題背景與研究意義
1.2 文獻綜述
1.3 基本結構與框架
第2章 地方債、經濟增長與貨幣供給的理論基礎
2.1 各經濟學派的公共債務理論概覽
2.2 地方債與經濟增長的作用機制
2.3 地方債與貨幣供給的作用機制
2.4 地方債的界定和分類
2.5 本章小結
第3章 中國地方債的發(fā)展歷程和形成機理
3.1 中國地方債的發(fā)展歷程
3.2 中國地方債的形成機理
3.3 本章小結
第4章 中國地方債的事實特征
4.1 中國地方債規(guī)模測算
4.2 中國地方債的規(guī)模特征
4.3 中國地方債的結構特征
4.4 中國地方債與經濟增長的事實特征
4.5 中國地方債與貨幣供給的事實特征
4.6 本章小結
第5章 中國地方債的乘數(shù)效應及實體和金融擠出效應
5.1 基于中國地方債特征的理論假設
5.2 基于IS-LM的基準模型
5.3 引入地方債的拓展模型
5.4 均衡比較分析
5.5 本章小結
第6章 從新增與存量視角看中國地方債的經濟效應
6.1 研究設計
6.2 模型設定
6.3 變量和數(shù)據(jù)
6.4 回歸結果
6.5 異質性分析
6.6 穩(wěn)健性檢驗
6.7 本章小結
第7章 中國地方債與區(qū)域均衡發(fā)展
7.1 地方債影響經濟增長收斂性的分析框架
7.2 中國地方政府債務影響經濟增長收斂性的實證檢驗
7.3 中國地方債影響經濟增長收斂性的原因探究
7.4 本章小結
第8章 從財政與金融風險轉化看中國地方債
8.1 財政風險與金融風險的內在聯(lián)系
8.2 防控風險的財政金融聯(lián)動機制
8.3 本章小結
第9章 中國地方債與貨幣金融政策協(xié)同
9.1 模型構建與參數(shù)校準
9.2 地方債與貨幣供給的沖擊動態(tài)分析
9.3 政策協(xié)同仿真模擬
9.4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