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經濟管理經濟中國經濟強國經濟學

強國經濟學

強國經濟學

定 價:¥69.00

作 者: 周文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21760958 出版時間: 2024-01-01 包裝: 平裝-膠訂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以強國經濟學的視角,論述了中國從“大國”到“強國”的政治經濟學理論邏輯,揭示了中國系統(tǒng)化改革開放和經濟發(fā)展的規(guī)律,并將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以新的視角闡釋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強國經濟學理論。本書突破西方主流經濟學理論體系框架,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視角下,闡釋了如何攻克世界經濟發(fā)展的難點,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學中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形成“有為政府”“有效市場”深度有機融合的新型關系。所有制理論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要內容,本書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進行了全面闡釋。公有制和非公有制、民營經濟和國有經濟并不是相互排斥的。共同發(fā)展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發(fā)展的客觀需要,也是中國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的創(chuàng)新之處。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對西方自由經濟體制的超越,對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揚棄。本書分析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本質差異,包括在經濟發(fā)展和產業(yè)政策上的選擇差異等。西方在金融自由化下“脫實向虛”,虛擬經濟和金融全球化引發(fā)全球經濟危機,而實體經濟發(fā)展一直是中國經濟發(fā)展的重大戰(zhàn)略和政策引導方向。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本書還重點論述了收入分配問題,實現(xiàn)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的發(fā)展成果、逐步實現(xiàn)共同富裕的理念和路徑。我國發(fā)展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是保持國家競爭優(yōu)勢的必然選擇。

作者簡介

  周文,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復旦大學特聘教授、廈門大學講座教授,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副院長、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中國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政治經濟學、發(fā)展經濟學、中國經濟轉型與發(fā)展、新興經濟體研究等。出版了《趕超:產業(yè)政策與強國之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學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學:理論、歷史與現(xiàn)實》《國家何以興衰:歷史與世界視野中的中國道路》《中國道路:現(xiàn)代化與世界意義》《繁榮與富強:大國治理的政治經濟學》《經濟學自主知識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學教程》等十余部專著,其中多部著作入選絲路書香等國家外譯工程,翻譯成英文、德文、土耳其文、西班牙文和韓文在七十多個國家發(fā)行。

圖書目錄

前言  構建強國的經濟學自主知識體系  Ⅸ
第一章  世界性難題 :  政府與市場的關系  1
一 、政府與市場的關系 : 理論比較   3
( 一 )  西方經濟學中政府與市場的關系   3
( 二 )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政府與市場的關系   7
( 三)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中的政府與市場關系   11
二 、我國政府與市場關系的主要爭論 、演進歷程與實踐創(chuàng)新   22
( 一 )  圍繞政府與市場關系的主要爭論   22
( 二 )  我國政府與市場關系的演進歷程   26
( 三)  計劃經濟與自由放任市場   30
( 四)  政府與市場有機結合體現(xiàn)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優(yōu)越性   34
三 、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發(fā)展的世界趨勢與問題   39
( 一 ) 《 資本論》 與虛擬資本理論   39
( 二 )  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發(fā)展的世界趨勢   45
( 三)  虛擬經濟過度發(fā)展的邏輯   51
( 四)  西方經濟學理論加劇“ 脫實向虛 ”   55
四 、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助力實體經濟發(fā)展   62
( 一 )  實體經濟轉型升級中的政府與市場關系   62
( 二 )  發(fā)揮市場在實體經濟轉型升級中的決定性作用   67
( 三)  更好發(fā)揮政府在實體經濟發(fā)展中的作用   70
五 、我國優(yōu)化政府與市場關系的策略   76
( 一 )  實體經濟發(fā)展中政府與市場關系存在的問題   76
( 二 )  政府與市場關系的優(yōu)化方向   80
( 三)  助推實體經濟高質量發(fā)展   87
第二章  強國的所有制理論 :  做穩(wěn)實體經濟與深化所有制改革  95
一 、堅持和鞏固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   97
( 一 )  堅持和鞏固公有制經濟主體地位的內涵   97
( 二 )  堅持和鞏固公有制經濟主體地位的重要意義    105
二 、我國所有制結構的演進歷程及現(xiàn)狀   112
( 一 )  我國所有制結構的演進歷程   112
( 二 )  我國所有制結構的現(xiàn)狀及問題   123
三 、我國實體經濟轉型升級與所有制結構變化   135
( 一 )  實體經濟轉型升級與所有制結構相關性   135
( 二 )  所有制結構變化對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深刻影響   138 ( 三)  實體經濟轉型升級對所有制結構變化的重要作用   141
( 四)  協(xié)調推進所有制結構優(yōu)化與實體經濟轉型升級   143
四 、所有制理論發(fā)展創(chuàng)新 : 破除實體經濟轉型升級障礙   146
( 一 )  我國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障礙   147
( 二 )  推動實體經濟轉型升級   153
( 三)  深化國企改革推動實體經濟轉型升級   156
( 四)  以所有制結構調整推進經濟優(yōu)化發(fā)展    160
第三章  強國的分配理論 :  做大實體經濟與深化分配體制改革  163
一 、收入分配理論演進及對收入差距的考察   165
( 一 )  收入分配的理論演進    165
( 二 )  我國收入差距的擴大及其原因   175
二 、收入差距擴大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183
( 一 )  平均主義收入分配體制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184
( 二 )  多元化的收入分配體制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186
( 三)  共同富裕目標下收入分配體制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191
三 、收入差距過大對實體經濟從業(yè)者就業(yè) 、創(chuàng)業(yè)與生活的影響   195
( 一 )  影響實體經濟就業(yè)選擇   195
( 二 )  影響實體經濟創(chuàng)業(yè)意愿   200
( 三)  影響實體經濟從業(yè)者的生活水平   203
四 、收入差距擴大的政治與社會影響   208
( 一 )  收入差距擴大的政治影響   208
( 二 )  收入差距擴大的社會影響   214
( 三)  豐富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收入分配理論   216
第四章  強國的生產結構 :  做優(yōu)實體經濟與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229
一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實體經濟轉型升級   231
( 一 )  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演進規(guī)律   231
( 二 )  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轉型升級   236
( 三)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階段性重點   240
( 四)  國有企業(yè)深化改革與發(fā)展壯大民營經濟   246
二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經濟學理論創(chuàng)新發(fā)展   250
( 一 )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新發(fā)展階段   251
( 二 )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國家競爭優(yōu)勢   254
( 三)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新發(fā)展理念   257
三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理論超越與實踐路徑   261
( 一 )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時代背景   261
( 二 )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是西方經濟學的翻版   266
( 三)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能簡單等同于產業(yè)結構調整   272
( 四)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并不否定需求側管理   276
( 五)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能忽視政府作用   280
第五章  強國的開放理論 :  做強實體經濟與更高水平開放型體制  
一 、我國對外開放的歷程   285
( 一 )  全球化與中國經濟發(fā)展   285
( 二 )  我國對外開放發(fā)展的特征   288
( 三)  我國對外開放的總體性評述   295
二 、在開放發(fā)展中推動我國經濟轉型升級   298
( 一 )  市場機制在開放發(fā)展中的作用   298
( 二 )  政府調控在開放發(fā)展中的作用   304
三 、發(fā)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   312
( 一 )  開放型經濟與新發(fā)展階段   315
( 二 )  開放型經濟與新發(fā)展理念   316
( 三)  開放型經濟與新發(fā)展格局   317
( 四)  開放型經濟與國家競爭優(yōu)勢   319
( 五)  開放型經濟與發(fā)展新動力   322
四 、在高水平對外開放中做強實體經濟   326
( 一 )  順應經濟全球化的歷史大勢和時代潮流   327
( 二 )  全面提升引導經濟發(fā)展的現(xiàn)代化治理水平   332
( 三)  制定謀求正和博弈的實體經濟貿易政策   335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