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選擇控煙運動作為代表議題,具有很強現實意義,中國控煙運動面臨的困境是有目共睹的??責煶尚У木徛粌H對于政府的國際形象有所損抑,也消耗著民眾的健康。在研究創(chuàng)新方面,本書首先致力于轉變健康傳播的常規(guī)研究視角,提出了媒介表征、數字媒介實踐與共識達成的理論機制模型,并借助框架理論進行了操作化補充;隨后,將此理論模型在控煙運動研究中進行了演繹和總結,推演出控煙共識達成的媒介路徑;最后,運用大數據分析方法和框架理論對海量數據文本進行分析,跳出了靜態(tài)的結構分析,實現了對框架過程和情緒流變的呈現。中國 2003 年簽署了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煙草控制框架公約》,但由于種種利益牽絆,控煙進程一直處于緩慢而漸進的狀態(tài)中。本書著重考量了本土文化的牽制作用和個體心理基模的能動性,引入社會表征理論,綜合運用數據挖掘、LDA主題建模、基于語料庫的批判性話語分析等研究方法,探尋2003以來反映在媒體報道中的媒介表征,以及多元主體在數字媒介實踐中的輿論表達。研究認為,促成控煙運動走向深遠的關鍵因素是不同群體在健康認知和控煙行動上取得一致;即達成控煙的多元共識,從根本上彌合分歧,讓控煙運動實現社會共治。基于此,本書提出從媒介表征和輿論表達兩個維度入手助推控煙行動達成的可行性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