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道教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道教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道教

定 價:¥118.00

作 者: 湯一介 著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301352274 出版時間: 2024-09-01 包裝: 精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道教》是中國當代著名哲學家、國學大師、哲學史家、哲學教育家湯一介先生的代表作之一。道教是土生土長的中國本土宗教,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v觀中國歷史,道家對傳統(tǒng)中國的民族文化、民族心理、風俗習慣、科學技術、哲學思想、醫(yī)藥衛(wèi)生等都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魏晉南北朝是道教發(fā)展的重要時期,是道教逐漸走向成熟、定型的時期。近代以來形形色色的新思潮,基本上都有反宗教的傾向,因此,學界對中國傳統(tǒng)宗教的研究,長期呈現(xiàn)嚴重忽視的傾向,尤其是對道教,更普遍地視之為迷信?!段簳x南北朝時期的道教》糾正了時代的無知,將道教提升到學術層面來探討,為重建道教的思想體系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段簳x南北朝時期的道教》主要對道教的創(chuàng)立與早期發(fā)展、最基本的教義、主要的經(jīng)典與代表人物的思想作了深入的研究,提示出道教不同于其他宗教的特征。這對于我們理解自身的民族文化、民族心理和思維方式,大有裨益。

作者簡介

  湯一介::::::: 湯一介(1927-2014),1927年生于天津,湖北省黃梅人。1951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哲學系。中國當代著名哲學家、國學大師、哲學史家、哲學教育家。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儒藏編纂中心主任,中華孔子學會會長。著有《郭象與魏晉玄學》、《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道教》、《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儒道釋》、《儒道釋與內(nèi)在超越問題》、《在非有非無之間》等及學術論文二百余篇。

圖書目錄

目錄
第一章 緒 論 / 1
一 道教的產(chǎn)生是適應了東漢末期中國本民族(主要是漢族)的社會、政治、經(jīng)濟、道德以及人們的心理的需要 / 2
二 道教發(fā)展成一種完整意義的有重大影響的宗教的過程表明了一種完整意義上的宗教團體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 / 7
三 道教哲學作為一種宗教哲學有著它顯明的特點,其特點只能在和其他宗教的對比中加以揭示 / 11
第二章 《太平經(jīng)》——道教產(chǎn)生的思想準備 / 15
一 《太平經(jīng)》的成書問題 / 15
二 論《太平經(jīng)》中的“氣”與“道” / 35
三 關于《太平經(jīng)》若干問題的討論 / 54
第三章 道教的產(chǎn)生 / 61
第四章 《老子想爾注》與《老子河上公注》 / 75
一 《老子想爾注》 / 76
二 《老子河上公注》 / 93
第五章 三國西晉時期對道教的限制 / 105
第六章 道教在東晉南北朝的發(fā)展 / 113
一 整頓和建立道教的教會組織 / 114
二 為道教建立和完善其宗教教義的理論體系 / 117
三 編纂道教經(jīng)典 / 123
四 制定和完善教規(guī)教儀 / 125
五 編造神仙譜系和傳授歷史 / 129
第七章 為道教建立理論體系的思想家葛洪 / 133
一 生平與著作 / 133
二 為道教建立理論體系 / 137
三 《抱樸子內(nèi)外篇》所反映道教“治身”與“治國”并重的特點 / 158
四 在醫(yī)藥學和化學上的貢獻 / 166
第八章 為道教建立比較完備的教規(guī)教儀的思想家寇謙之 / 171
一 生平與著作考證 / 171
二 對道教的改革 / 181
三 為道教建立教規(guī)教儀 / 196
第九章 為道教首創(chuàng)經(jīng)典目錄的思想家陸修靜 / 205
一 對道教的經(jīng)典進行分類、整理,編出《三洞經(jīng)書目錄》 / 207
二 為整頓道教組織建立教規(guī)教儀 / 212
三 提出建立獨立的道教組織形式 / 223
第十章 為道教創(chuàng)立神仙譜系和傳授歷史的思想家陶弘景 / 227
一 生平與著作 / 227
二 對早期道教神仙學說的總結(jié)和改造 / 231
三 為道教建立神仙譜系和傳授歷史 / 238
第十一章 佛道之爭(一) / 243
      ——關于老子化胡問題的爭論
第十二章 佛道之爭(二) / 255
      ——關于生死、形神問題的爭論
一 佛教道教在生死問題上的分歧 / 256
二 道教的“神”“形”同質(zhì)論 / 264
三 佛教的“神”“形”二本論 / 273
第十三章 “承負”說與“輪回”說 / 279
第十四章 “出世”和“入世” / 291
附 錄 / 303
后 記 / 327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